「大宋圣婿」

第一章王家有子千里驹,七百五十两银子的血案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一章王家有子千里驹,七百五十两银子的血案(1/3)

烟雨江南,巍峨金陵,文华锦绣之地,圣贤求道之所。

白鹭书院内,响起一片密集的脚步声,几位身着士子袍服的少年,步履欢快的走向书院大门,书院每旬休沐时间已至。

一个身材高瘦的书生道:“云逸可真有你的,真可谓三年不蜚,一鸣惊人啊!连续三次月考独霸鳌头,便是卢师都说云逸的文章天华锦绣、纵横捭搁,胸中有大韬略、大见识,县试、府试、院试可一鼓而下,便是明年乡试拿下解元也未可知!”

被称为“云逸”的少年,帅气俊朗的脸上只是谦和的笑了笑,并未答话,心中却对同窗牛通的夸赞不以为意。

云逸是王宇的字,王宇自六岁入白鹭书院开蒙读书已有八年。

但别人不知道的是,王宇在襁褓中呀呀学语时,就有慈母每日诵读圣贤文章进行早教,若从那时算起,十四岁的王宇,已经读书十四年矣!

白鹭书院最近三次月考,王宇每一篇文章都令山长卢峰感到震撼。

卢峰的评价是:“视角之独特、立意之雄奇、用典之老辣,文风之隽永,纵然立时出入舘阁亦不为过!”

这是对于一个连县试都未参加的少年书生了不得的评价了,而且还是出自曾经的翰林院掌院学士、天下有数的大儒之口,更是让王宇名声鹊起。

王宇能取得如此成就,是有原因的,王宇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比起世人多了五千年的文明积淀。

不错,王宇是一个穿越者,一个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王牌特工,拿出一小部分见识、记忆,笑傲科举并非什么难事。

本来王宇可以更早成名的,但因慈母离世,王宇需守孝三年,便是科考也未能参加。

三年母孝刚过,王宇就迫不及待的展露头角,无他,王宇想要连中三元慰藉慈母在天之灵,撑起日益衰败的家业。

此刻,王宇踌躇满志!

若是算上后年加开的恩科,王宇甚至想连中六元,东华门外唱名,打马御街前,赴那琼林宴。

王宇面色无波,同窗李博文却笑道:“人比人气死人!云逸贤弟的文章,便是比起那历年的状元集萃也不遑多让,偏偏诗词才情更是令人侧目,春风阁的柳大家至今对贤弟的那首「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赞赏不已,想要与云逸一聚,云逸如今孝期以满,何不走一趟春风阁?让为兄等人也沾沾光,见一见那名满江南的如是姑娘?”

同窗张安世调侃道:“博文兄想岔了不是?云逸岂敢背着林溪姑娘去青楼?”

张安世转向王宇道:“山有木兮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大宋圣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