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效的激励艺术」

第32章 明白自作自受的道理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32章 明白自作自受的道理(1/2)

人的一生,表面上看起来,都有其定数。好像一切都是天注定,自由意志的力量,微乎其微。

其实,人之所以异于其他的动物,有资格称为万物之灵,就在于人类具有其他动物所缺乏的自由意志。

人一生下来,就有命。这个命来自于天,所以称为天命。天老爷对人所下的命令,人如果完全服从,那就是放弃自己的自由意志,一切听天由命,当然丝毫没有变更的余地。因而觉得天定胜人,任由天命摆布,当然是不争的事实。一切天注定,半点不由人。对这些完全服从天命的人来说,可以说百分之百的正确。

但是,天下事没有不能商量的,没有不能变通的。老天爷对人类特别器重,让人类拥有高度的自由意志,可以自主地与天商量,改变自己的天命。

生涯规划,说起来就是改命学,想办法改变自己的既定命运。天命由天定,自己要不要改变,则由自己来决定。决定不改变,成为十足的宿命论者;决定要改变,也就成为自主性高的创造论者。两者皆可行,而决定权在自己,所以自作自受是不必怀疑的真理。

自己要依赖他人的激励,等于心甘情愿地接受他人的摆布。自己可以激励自己,拥有最大的自由和自主。两者都有相当的道理,也都可以由自己来决定。

自己的决定,所导致的结果,当然也要由自己承受。激励者与被激励者,最好明白自作自受的道理,以承受所有结果的心情,来考虑自己的作为,可能会更为谨慎,采取更加合理有效的动作(如图12-1)。

(插入12-1)

印度杰波普大学教授奥修(Osho1931-1990)认为,人应该快乐而不满足(happyanddiscontent),对于任何激励,我们都要以快乐的心情来接受,而不是耿耿于怀,认为自己十分委屈,并未获得公平的奖赏。

当我们把激励和没有激励合起来想的时候,原本就应该受到激励很快乐,没有受到激励也很快乐才对。为什么接受激励时,一定要和自己过不去?用不满足来影响自己的情绪呢?不如把满足和不满足也合在一起想,不就觉得相当快乐了吗?可见,只要心存感谢,所有不愉快的感觉,自然烟消云散。再小的激励,也会带来快乐。

把大和小合起来想,激励就激励,哪里有什么大小的分别?就算有,也不过是些微的差距,不值得计较。只要心存感谢,自然没有什么大小的区分。只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最有效的激励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