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第一百零六章(3/4)
检测那个检测的,只要能扣在头上防住弹片不就成了?
钢盔产生的灵感不就是来源于一个法国士兵顶在头上的铁锅吗?和杜维严商量一下,再从英国和德国分别购买一批机器,军工厂应该能腾出一个车间专门生产钢盔,也可以让他们赚点外块。
至于德国式,法式,还是英国人头顶那个铁盘子,李谨言摸摸下巴,决定按照英国人的样式生产,虽然不如德国人的好看,但节省材料,成本低啊。
肉罐头加钢盔,磺胺加上还在研发中的青霉素,足够在一战中掏空欧洲人的口袋了把?
不过华夏大兵光有坦克还不够,还得有飞机。一战时的飞机大多是木板加金属丝制造,外边蒙上刷了漆的帆布,飞在低空执行侦察任务时,用步枪就打下来。飞机的种类也不多,发动机装在前面的叫牵引式,装在后边的是推进式,根本没有轰炸机和战斗机的区别。想在飞机上装一挺机枪都得先在螺旋桨上蒙一层铁皮,否则没等打到敌人,先把自己飞机的螺旋桨给打碎了。直到德国人从法国王牌飞行员罗兰加洛德的飞机上得到启发,开发出了断续器,这种情况才得以改变。
战前各国装备的飞机也不多,数量最多的法国也没超过一百五十架,而在一战期间,德法英三国均生产出了超过五万架飞机。
一方面显示了三国强悍的工业生产能力,另一方面却直接表明了这个时代的飞机有多么的简陋!在后世人看来,这些飞机更像是没有任何保障的玩具,开着这样的飞机上天简直就是在拿生命开玩笑。
不过,就是这样的飞机,造就了西方世界永恒的英雄式人物,红色男爵。
在李谨言看来,这是个极好的机会,制作简单好啊,这样才更容易在最短的时间内培养出专业的技师和机械师,只要能够领先他国哪怕一小步,都能让华夏的军队占据更有利的优势。尤其是当一战开始后,日本如果再敢来抢青岛的话,直接开着飞机朝这群矬子的船上扔炸弹,炸不沉船总能炸得死人吧?若是能让军工厂弄出个燃烧弹什么的,想必会让日本矬子更加的爽……不过这一切的前提还是德国人的发动机!
李谨言深吸了一口气,展局长,您老可一定要给力啊!
就在李三少想方设法的大把花钱时,北六省第三师和独立旅已经抵达连山关,驻守在连山关的第六十一师师长庞天逸亲自出迎,在短暂的休整之后,军队终于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