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后手到底在哪儿?(2/4)
,据说燕王府秘谍无孔不入,而掌管秘谍的就是道衍和尚……呃,这件事是五年前李允熥胡说八道的,不过却是歪打正着。
为了不引人注意,程济和杨应能定下了七个地点,每日轮换,若有事务就在这些地方碰头……这种伎俩落入有心人的眼中,显然瞒不过秘谍头子道衍和尚。
那么巧吗?
昨日程济和杨应能在书坊会面,第二日都察院御史叶希贤就上书弹劾武库清吏司郎中……道衍和尚缓缓翻动册子,很快就看到了那一条。
之前两个月内,翰林院编撰程济,与都察院御史叶希贤一共有十三次会面……虽然程济在京中交际甚广,但这么高的频率,显然是不正常的,而且十三次会面,其中十一次是互相登门拜访。
道衍和尚缓缓放下册子,心中有了个大概的猜测,如果真的是陛下所为,应该是通过杨应能,再通过程济,然后程济筹谋,让叶希贤在早朝弹劾武库司郎中。
如果没猜错,那位刚刚从武选司郎中转为武库司郎中的谭翼,应该是陛下的人……为的就是将武库清吏司握在手中。
还没有任何证据,但道衍和尚已经确定,这场莫名其妙而掀起的小小风波的幕后主使人,就是当今陛下李允熥。
原因很简单,也很直接……若陛下欲有所为,必要手握兵权,否则就如无根之木。
握有兵权,首要选将,虽然靖难五年,南军大将中,李景隆不堪大用,瞿能阵亡沙场,耿炳文老迈而亡,铁铉依附徐辉祖,而平安、盛庸等人被打压,但道衍相信,李允熥依旧能挑选出将才。
一方面是事实摆在面前,道衍和李棣早在最后一次南征之前,就私下讨论过燕军诸将,丘福过刚,李能过柔,其余诸将或长于冲锋陷阵,或长于坚韧不拔,但都非独当一面的将才,唯独张玉长子张辅,虽初入军中,但治兵整肃,性格刚毅,若得磨砺,必为一代名将。
而李允熥偏偏挑中了张辅……送入宫内那么多妃嫔,李允熥除了中宫皇后之外,只偏宠淑嫔,这不可能是巧合。
另一方面,道玄从种种细节推测,陛下早有雄心,又有识人之明,能早在五年前打断李景隆小腿……五年了,难道还挑不出将才吗?
首要择将,次要选兵,只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