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风起」

第四百六十四章 成都之行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四百六十四章 成都之行(2/3)

贴上一个叛国的标签,那我们可无处伸冤呐。”

虽然在座的大部分文武都认为,比起刘琮的朝廷,你北汉不是更不正统么。人家刘琮怎么也姓刘,而你呢?

但是这句话肯定是不好说出口的,毕竟现在北汉的威势确实不容他人质疑,自陈风称帝以来,就连荆襄朝廷都不敢出檄文驳斥,他们又怎敢做这个出头鸟。

再者说了,人家陈风可是在先帝死后,拿出传国玉玺,正经八百的祭祀祖庙再由诏安公主代天委以帝位,有古之尧舜禅让之意。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更受八方百姓之拥戴。再加上人家登基前可是连着三次推让群臣劝进,甚至连开国的国号都未改。这于情于礼于大义,连忠于汉室的那批人都说不出什么来。

诸葛亮听庞羲这么一说,沉吟片刻后,叹了口气,随后言道:“其实陛下也想到了当初刘益州的难处,但天下幽幽之口,朝堂汹汹战意,却不是一句话两句话可以平息的。孔明此行,正是为了化解朝堂对于益州的误会而来。”

一旁的法正与张松对视一眼,随后法正起身言道:“上使放心,吾主虽屈身于伪朝,但我们与伪朝并未有过多往来,更无进贡之举。”

法正的话未说完,一旁的张任便冷哼一声站了起来:“我益州如何行事,恐怕还轮不到你北汉朝廷指手画脚吧?”

随后张任将盏中酒一饮而尽,走到殿中言道:“我益州带甲之士亦有十万余,更兼两川地利之险要,我们不主动侵犯他人,那是吾主仁慈,不忍百姓受这刀兵之苦。但若是有人觊觎我益州之地,那就别怪我益州儿郎奋起反击了。”

张任一席话说完,殿中陷入一片死寂。从刘璋再到大小文臣武将,竟无一人反驳。

诸葛亮在心中暗笑一声,先示之以弱后胁之以威,这刘璋看似无能,但也不是完全的一无是处嘛。果然能够出任一方诸侯的,都有几分本事在。

但如果刘璋是先示威而后示弱,那么诸葛亮还能高看他一眼,但现在嘛,主动权全在诸葛亮之手,自然不会惯着他。

只听诸葛亮淡淡的道:“不知益州十万儿郎,能否抵住我朝百万雄兵。两川之险要又是否能够阻挡我百战雄师之志?”

简单的一席话,听得刘璋后背生寒,正当刘璋想开口时,诸葛亮却抢先说话了:

“益州与汉中本就不两立,是联益州吞汉中,亦或者助汉中而夺益州,这仅在刘益州的一念之间啊。”

“益州天府之国,乱世之中何以独善其身?就算陛下无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汉末风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