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2章 大有裨益(2/6)
实时侦听,只能逐一检索,这便会留出空档。
据此,骆一乔还结合矿石接收的特性,提出一个猜测,那便是对方很可能还通过矿石接收,对他们的侦听工作进行了反监听,再借助他们检索空档进行发报。
这点,也能解释,出现较多的矿石数量及种类的疑问,还有对方在烟囱上费了那么多心思弄天线,显然也是为配合矿石接收,说是掩护有点太牵强。
至于杨海城的推测,那便简单了,对方就是利用接拨来的现成电话线路,使用电话机难感应的微弱电流,再利用穿孔纸带及相应设备迅速发报。
他坚持这个的理由也很简单,没有骆一乔提及的那般复杂,又要呼叫,又要发报约定时间,还要反侦听啥啥的,只要电话拨入拨出,再发送约定联络讯号,立马便能进行联络。
而且,这还无需对方时时守在设备前,电话机响了,去查看一下便可,尤其在约定通信外的紧急联络上,这可要靠谱太多。
另外,杨海城还从反谍行动的角度,指出这伙人的前身,疑似只是一支外勤团伙,不见得具备完成骆一乔所提,那般繁复的操作。
且根据监视这些,也并未反映出,有长期监听迹象,虽然从外面无法看见所有人是否都在工作,但若全天有人蹲在设番前,必然需要黑白轮班,不论是因此带来的白天休息,还是夜间换班,动静都是比较容易发现的。
最后,还不忘提及,矿石接收的可靠性并不是太佳,尤其远距离的通讯,效果并不好,除非使用很大的功率发报,但若如此,他们的侦听工作中应有所反馈,结果事实上却并非如此。
杨海城说完,骆一乔忍不住出言反驳,对其一些观点跟看法,并不能认同。
像人员问题,其表示,虽然目前情报显示,这是一支偏行动的队伍,但既然配置了那么多设备,肯定有相应人员能够操作。
至于矿石接收的可靠性等,可以调试,可以采用更加精密灵敏的设备,像那些使用金件的器材。不过其他一些问题,骆一乔解释明的明显有几分嘴硬。
“有没有可能,是两种可能兼有呢?”看两人又要吵起,其他人一副看戏模样,郑君山终于开口。
“…嗯…”两人略加思索,便几乎同时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