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谁该拿出钱来(2/5)
可知奴婢曾经嗜赌成性,为一己之私赌尽家产,乃至净身入宫?”
朱翊钧道,
“朕知道。”
魏忠贤声调微扬,再问道,
“皇爷可知奴婢背井离乡,不顾父母之养,于侍奉双亲上从未尽过半分孝道?”
朱翊钧道,
“朕知道。”
魏忠贤复又叩首,道,
“既如此,奴婢实是不解,皇爷天纵英明,为何会如此信重奴婢此等不孝不义之小人?”
朱翊钧笑了一声,心想,没想到魏忠贤还挺有自知之明。
其实从历史上来说,魏忠贤在人伦上倒并不算是完全烂到了底,相反,魏忠贤在这方面的很多行为非常具有超脱时代的现代思想。
比如魏忠贤不赡养亲生女儿,那是因为他亲生女儿是他屈从于环境结婚生子的产物,但是他后来跟客氏结为对食之后,反而对非亲生的客氏儿子侯国兴恩礼有加,甚至视同亲子。
再比如魏忠贤没有像一般的古代人一样一直待在家乡给父母养老尽孝,但是他在内廷发达之后,将自己兄弟姐妹的孩子都提拔到了京城,能办差的办差,能封爵的封爵。
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魏忠贤唯一一个能在人品上一票否决的大毛病就是嗜赌,至于其他方面,无非是不愿意屈从于乡土环境下衍生出来的社会规则罢了。
将心比心,他朱翊钧自己到现在都没办法接受忽然变成了“六岁孩子的爹”呢,怎么能要求魏忠贤因为十几岁结婚生子就甘心一辈子待在家乡当一个普通农民呢?
所以朱翊钧这时候实际上挺想安慰老魏两句的,再过几百年像他这样的人就多了,不喜欢结婚生孩子、不愿意过家庭生活根本不是甚么罪过。
几百年后背井离乡功成名就的人满世界都是呢,像他魏忠贤这样后来还提拔自家亲戚族人的,已经算是有情有义了。
然而话到了嘴边,却变成了另一番模样,
“你说朕信重小人,可焉知……朕本身就是小人呢?”
魏忠贤一愣,显是没料到皇帝竟会自贬至此,饶是他一惯能说会道、油嘴滑舌,一时却也接不上话来。
朱翊钧见状又补充解释道,
“咳,朕的意思是,太祖皇帝有海禁之策,而朕想为太祖皇帝之不许,难道不也是不肖子孙?你大可不必这般介怀。”
朱翊钧挥了挥手,颇有些好笑地道,
“朕是真不知道你在担忧甚么。”
魏忠贤慢慢直起身来,朱翊钧的这番说辞,实则是在故作轻松地偷换概念,并没有解答他的疑虑,但皇帝这般态度,却反使他不敢再追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