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送不送回汉人难民的问题(4/5)
了一想,道,
“可是即使淑勒贝勒把这批汉人送回去了,他们也不会说咱们女真人好,他们会觉得是女真人怕朝廷找他们麻烦,所以不得不送他们回去。”
努尔哈齐笑道,
“那要看我是以甚么身份送他们回去的,假设我是建州的淑勒贝勒,那就是你说得这样,但是假设我是朝廷封的建州卫指挥使呢,那情况就不一样了嘛。”
扈尔汉问道,
“那有甚么不一样呢?不都是因为朝廷的缘故吗?”
努尔哈齐正色道,
“这样一来,那这批汉人就会觉得建州卫指挥使是能保护他们的朝廷‘朋友’,而不是觊觎他们土地和劳动力的塞外蛮夷。”
费英东觉得努尔哈齐说得有些邪乎,
“虽然汉人的生活普遍比建州过得好,但是这普通老百姓真能分清楚‘朋友’和‘蛮夷’的区别吗?怕不是朝廷说甚么就是甚么?”
“即使咱们今天放他们回去了,如果有一天朝廷和建州打起仗来,他们要来杀咱们,还不是照样一点儿都不手软?”
努尔哈齐笑道,
“老百姓怎么分不清呢?他们分得可清楚了,而且大部分汉人老百姓也就是平常过日子的人。”
“再说了,把这批汉人送回去,那是表达我的一个态度,建州比其他蛮夷更文明,更能与朝廷合作。”
一谈起“合作”,费英东就知道他劝不住努尔哈齐了,只得道,
“我算是看出来了,这建州的文明标准,原来是由汉人制定的。”
努尔哈齐笑道,
“这事的确是要听汉人的。”
扈尔汉问道,
“可是这汉人制定的文明标准,却连他们自己也不遵守啊,倘或汉人比较文明的话,那么为何还有检验首级要查看喉结这个环节呢?还不就是怕杀良冒功?”
“既然汉人本身都有杀良冒功的现象存在,淑勒贝勒为何又说他们比较文明呢?建州又为何要遵循这样的文明标准呢?”
努尔哈齐笑道,
“因为汉人并不是一个整体,我们讨论汉人或者朝廷的时候,不能把这样一个族群简单拟人化,国家是不具有个人的具体人格的。”
“以大明本身而言,颁布诏令的是皇帝,执行诏令的是官员,遵守诏令的是百姓,这本身就是三个具有利益分歧的群体,不能因为他们同属于一个族群,或者同处于一个国家,就把他们看作是不可分割的集体。”
“就比如这件事来讲,杀良冒功的是官吏,被克五十劫掠的是百姓,与建州日常交好往来,支持我为建州卫指挥使的是边将,这三者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