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帝师」

第225章 都不要走了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225章 都不要走了(2/3)

要一些时间的。

……

京都,永定殿。

陈灵山坐在龙椅上,听着底下群臣的争吵声,有些不胜其烦。

“皇上,帝师此举,未免太过武断了!那孙家为叛逆之族,是要处置的,可钱家等士族,当初都是为太上皇出过力的!”

开口的人,正是赵丙,他满脸愤愤不平之色,“火烧钱家,大肆收敛其他士族的钱财,逼得那些士族走投无路,一封封奏折,不仅送到了永定殿,臣这些日子,也接连收到了他们的求助信。”

“臣以为,若此事不及时处置,恐怕会引起连锁反应,到时候牵连甚广,紧挨着的江州,乃是士族最多的州,一旦他们联名上书,再想处置就晚了!”

赵丙一番话说得情真意切,配合他脸上的急切表情,当真像那么回事儿,有点忧国忧民的意思了。

陈震出列,冷笑道:“丞相,你这话有些本末倒置了吧?帝师之所以办那些士族,是因为他们通敌叛国,钱家跟孙家勾结,其他士族跟他们同气连枝,脱不了干系,奏报上只说帝师如何威压他们,让他们走投无路,可曾说帝师为何如此?”

“我不相信丞相不知道是何原因,若是不知道,不妨请皇上告诉你。”

赵丙脸色一沉,低喝道:“陈震!你莫要以为老夫是在偏袒那些士族!老夫是在为大尧,为帝师着想!”

“你也不想想,那些士族乃是我大尧之根本,若没有他们,何来大尧的建立?他们一旦联合起来,断然不能无视,否则将会有大祸!”

“到时候,是处置帝师,还是冒着天下之大不韪,去处置那些士族?”

薛成这时候说道:“我倒是觉得,丞相此言有些过于言重了,帝师只是处置了一批锦康郡的士族,江州那边,可没有任何动静,若帝师真不知道分寸,到时候再制止也不迟,现在说这些,太早了。”

“何况眼下北境正是战事胶着期,帝师奉命前去镇压,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千里之外的北境局势如何,你我都不知道,目前也没有战报回来,而且临阵换帅是大忌,丞相不会连这个道理都不懂吧?”

如今的朝堂,魏子诸不在,杨瀚海不在,林墨跟秦川都被派出去了,公主府这一脉,能说上话的,自然就是陈震和薛成这一批人。

薛成原本是极少插嘴说这些话的,但自从魏子诸去了北境之后,他就好像豁出去了一样,彻底把所有的宝压在了魏子诸身上。

这一次北境战事的结局,直接关系到他们这一脉最后的下场。

薛成说完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千秋帝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