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第一百四四章(3/9)
,窦亮高兴极了。
对叶澜来说,窦亮是个难得一见的好人、热心人。
他自掏腰包,带她入住扬州的邸店。
他们跟高长松上回一样,走的是扬州港,隋唐是扬州最繁华的时期,不然怎会有“烟花三月下扬州”的诗句?
为什么入住邸店,而不是现代人常听的驿站,也有些说法。
首先,唐代常见的住宿方式有四种,分别是驿馆、民间旅社、佛寺与邸店。
驿馆且不用说,与驿站相连,根据《唐六典》记载,大唐共有260所水驿,1297所陆驿,86所水陆相兼,一共1600所,就算不是每所驿站都自带驿馆,那驿馆也是相当多的。
但你以为驿馆是想住就能住的吗?当然不是,此时只有凭票入住驿馆,票据分银牌、角符、券、传符。
窦亮毕竟是道门出来的,这年头道门跟官场乃至皇家联系都很深,如果想要住驿馆他也能弄到凭证,只可惜窦亮根本不愿意住,光是想到那扑鼻的马粪味他就退却了。
驿馆虽免费,条件是真的差。
民间旅社他没怎么住过,窦亮好歹是道士,他借宿的时候找个道观一住就行了,甚至还可以挂单。
佛寺跟道观性质相仿,可以直接跳过,一般情况下,也只有书生会住在寺庙里,他们或者云游、或者进京赶考,其他人也不怎么借宿。
邸店性质比较特殊,《唐律疏议》中记载“邸店者,居物之处为邸,沽卖之所为店”,说白了这地直接将“住宿”跟“买卖”两个功能二合一了,商人可以带着货物入住,并将部分货品直接处理掉。
扬州与长安的邸店中还有外国人出入,长安甚至有专门的“波斯邸”,许多走丝绸之路来的货物,就是在邸店交易的。
窦亮也要先在邸店交易完一批货物,他跑扬州多了,店家专门给他留了一套小宅院。
再说叶澜,进扬州城后,她的眼睛就不够用了。
大唐跟大安是完全不同的。
她在诗词歌赋上不算精通,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二地的区别,只能说同是集市,唐代的更加肃穆,大安的更加繁华。
大安的繁华是市景化的,而唐代,只能说这是一个国际都市,深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