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种田指南」

第212章 第二百十二章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212章 第二百十二章(1/8)

第二百十二章/2023317

高长松去珍馐署不是当厨子的。

哪怕是唐王,都不能招一远近闻名的修士、大商人、乌斯藏人当厨子,请人做工匠事,在这年代,实在是折辱得过分了。

他的工作,用现代话来说,是技术指导。

指导什么?造糖啊!

唐王朝是不折不扣的“糖王朝”,在唐以前,有关蔗糖的记载并不是很多,民间用的多是麦芽糖。

照时间发展来看,大约在三国与唐之间的朝代,首次出现了蔗糖。

正史上雄才大略唐太宗没同意玄奘西天取经,倒是派人专门去摩揭陀学习制糖技术。

高长松一开始没大范围做糖,只是他名下的店太多了,有卖副食品的。

副食品店中各色糕点卖得极好,长安城的达官贵人都爱吃,不知什么时候,就被人进献入宫了。

蔗糖跟麦芽糖的味道不同,这年头的各种“蜜”甜度也不是很够,很快就有有心人打听高长松这用的是什么糖。

一问,巧了,蔗糖。

当时,唐太宗手下的糖匠已经从摩揭陀学得一点技术了,可人家国人也不是傻的,教的时候遮遮掩掩,不肯全盘托出,他们只学了熬制法的皮毛,剩下的精粹提取,还要自己琢磨。

扯皮许久后,礼部的官员终于请来人当技术外援。

大多数时候,高长松都是让他手下的糖匠去帮忙,只极其偶尔才自己去。

他也没开放全部核心技术嘛!

高长松今天去,解决了熬制法中吸附沉淀的问题,大唐使者从摩揭陀带回来的熬制法比较原始,想要将其改良成完成版,要实验无数次。

高长松也不是很想在雄才大略李世民面前刷存在感,反正每次就解决一个小点,压根不准备托出层数方案。

他两手空空进珍馐署,出来时,手上提了好大一个椟。

这玩意是古代食盒。

宫廷里的椟很豪华,有足足五层不说,为保温,夹层里还塞满了棉花,高长松很喜欢边框与盒表面的雕花工艺,花茎比毛细血管还细,美轮美奂。

礼部的小官员殷勤地帮高长松叫车,给他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大唐种田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