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八章 项德和项静(5/7)
虽然德拉诺是海军舰载机飞行员的老师,但是项静又没有接受过他的训练,现在知道了德拉诺要干什么,于是反将一军,你不是喜欢搞这种事情吗?那你也一起来啊。
“项静,不要跟着胡闹!”王玮继续劝阻。
“我看倒是可行。”秦涛在一旁开口了:“两双鞋子比翼齐飞,也很有趣,不过,还可以加一点彩头,谁的鞋子飞得远,那就算谁赢,如何?”
项静满脸兴奋。
自己的鞋子小,阻力小,肯定是自己的鞋子飞得远啊,这场比试,自己肯定能赢!
“好!”
王玮皱了皱眉头,最后还是点头答应:“好,既然你们都没意见,那我也就没的说了。我们这次补给,送来了两辆配重小车,你们就把鞋子挂在配重小车后面吧。”
斜角甲板上的三号弹射器测试的时候使用的是无人机,那只是因为当时测试比较仓促,现在要继续测试,尤其是重载测试,那就需要专门的配重小车。
两个小时之后,舰首的弹射区忙碌起来。
两台红色小车被固定到弹射滑块上,做弹射的准备。
其实,电磁弹射器的测试应该是非常复杂而且科学的一个项目。
首先,在建造完成之后,就得进行通电和空载测试,这个时候主要是验证弹射器能否正常工作,美国佬的福特号在做这种无配重测试的时候,就惊讶地发现他们的弹射滑块居然会卡住,因为船只的轻微晃动!
结果,就这样一个问题,困扰了他们好几年。
这些测试结束之后,就是载荷实验,把配重小车放上去进行测试,这些都测试结束了之后,才会进行舰载机的测试。
仅仅这个弹射器,就困扰了福特级航母很多年。
但是,东方的技术更加先进,测试更加轻松,在系泊实验的时候,无配重的测试就已经做完了,到了海上,无人机的弹射又属于轻载,甚至到后来歼三十二都从三号弹射器上起飞了。
但是,歼三十二毕竟是中型机,起飞重量和歼十五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满载直接弹射风险性很大,还是需要弹射小车来验证。
“一号弹射位上的小车三十六吨,二号弹射位上的小车三十吨。”德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