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十七章 首次降落航母(2/7)
扔掉,那就太浪费了!他要求在飞行中途进行一次空中加油。
通过这次长途飞行,也可以检验歼二十的空中加油能力,同时,因为是第一次空中加油,如果要是失败的话,也可以寻找就近的陆地机场降落。
不过,德拉诺当然不会认为自己会失败。
前方已经看到了空中加油机。
这是一架伊尔78空中加油机。
由于运二十还在研制之中,所以目前国内还是缺乏大型运输机的,不过幸亏当年秦涛从老毛子那里弄来了一批伊尔76和伊尔78,算是解决了军队的燃眉之急,当需要空中加油的时候,使用伊尔78就是最好的选择。
高高的t型垂尾,巨大的上单翼,四台发动机在天空中喷射出来四条白烟组成的气流,看上去非常壮观。
“野狗呼叫841号,已经目视看到空中加油机,请释放空中加油管!”
长长的管子从空中加油机的机翼一侧伸出,德拉诺在座舱里喊了一句:“威龙,启动空中加油!”
“威龙收到。”
语音识别功能早就开始使用了,想要让飞机做什么动作,可以直接语音呼叫,当然了,前面得加威龙两个字,这样才能触发语音识别系统,德拉诺几次提议个性化,要求让战机把威龙改成黑丝带,但是一直都没成。
随着战机的机械化的应答,机头右侧,一个盖板缓缓打开,一个可伸缩的空中加油探头从里面探出头来。
国内空中加油技术的发展是从歼八开始的,当时用的是固定式空中加油探头,增加之后对飞机的气动外形造成了很大的破坏,据说歼八d的最大速度只能飚到14马赫。
后来,歼十战机也安装了这种固定空中加油管,不过这都是权宜之计,轻型机和中型机的机头空间有限,只能用个固定式的。
再看看老毛子是苏27系列战机,由于航程太大,所以基本上就不需要空中加油,副油箱都不用带,但是依旧安装了可伸缩的空中加油装置,只是不知道是不是老毛子都是左撇子,这个空中加油装置安装到了左边,所以飞行员在空中加油的时候,要把那个加油锥形套放在飞机的左边。
当然了,由于中间或者右边是那个irst装置,也只能在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