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十五章 我们的柴油机世界第一(2/7)
hd18v51,单台23861马力,两台能提供477万马力的动力,足够贵方使用。”
这可比对方要求得还要高,但是,听到了章玉占的话,黄友贤却摇头了:“不行,不行,我们需要一台发动机,两台发动机太浪费了!”
对于货轮来说,发动机的个数越少越好,这样省钱啊,能用一台的最好用一台,如果是低速发动机的话,连减速器都不用,直接驱动螺旋桨,结构简单,便宜耐用。
但是,如果动力不足的话,那就只能是上多台了。
“我们的液化气船一直使用这种型号的发动机,我们认为,两台比一台更加合适。”章玉占介绍:“对天然气船来说,都是单程货,返程的时候是空船,这样就可以只使用一台发动机,可以在返程的时候大大地节省燃料消耗。”
如果是货轮,来回都是重载,那就没区别了,但是油轮和天然气船这种,都是单程货,卸货之后放空去装,空船不需要太大马力,多了也是费油。
所以一些船用柴油机有闭缸功能,空船的时候关闭一半甚至更多气缸,只留几个气缸工作就行。
现在,采用两台发动机,也能达到同样的目的,空船只开启一台,反正中速柴油机肯定是需要通过减速齿轮来和后面的螺旋桨连接的,两台发动机驱动一台减速机,带动一个螺旋桨,也是货轮常见的形式,货轮从来不需要双轴双桨,因为这东西费油。
“不,我们还是希望有单台发动机。”黄友贤继续摇头:“我们认为,两台发动机太复杂了,对船东也不友好,我们不能接受这种方案,除非…”
“除非什么?”
“除非贵方的发动机能降低到合理的价格。”黄友贤说道:“我们才会考虑采购贵方的发动机,否则的话,我们就只能去其他柴油机厂,甚至是去欧洲寻求先进的发动机。”
这家伙居然想要利用这种方式压价!
如果是以前,欧洲的瓦锡兰发动机的确是受到所有船东青睐的,但是后来,明州集团打造的天然气船就搭载自己的发动机,整个东方的造船厂跟进,客户没的选择,等到用了之后,发现东方的发动机性能也非常不错,完全不比欧洲的差,于是就认可了,再到后来,东方用了先进的双燃料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