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交谈(3/7)
?”
钱学明询问。
“事不少,这不又开始筹备今年的高考了,每年一过完春节就得筹备这件事,还有审议各个省的高考实施方案,每天闲不下来。
吴主任昨天还到上面汇报了今年的部署工作,这几年国家越来越重视教育,投入也逐年增多,可是呀!
我们的大学生还是太少了,放在全国一平均,每个城市分不了几个,没有人才,国家的发展就会滞后缓慢。”
杜胜摇头叹气,人才缺乏的问题太严重了,每年一百多万的大学生真的是差的太远。
钱学明心中一动,这个问题刘啸提起过,国家人才跟西方国家相比差的太多,必须要扩大招生,但国家没有钱,养不起太多的大学生,出路只有一个,那就是自费上大学。
“杜主任,这个问题张文秀同志曾经有过一个设想,她提出要扩大招生,咱们没想过吗?”
钱学明试探性的问一下。
杜胜苦笑道。
“钱主任,咱们当然希望扩大招生了,可是经费谁出?国家每年投在教育事业只有二十几个亿,除去基本建设外所剩无几,养不起更多的学生呀!”
“这个我知道,不过,文秀提出了一个自费上大学的办法,我觉得可以考虑!”
“自费上大学?这个……………。”
杜胜想了想又摇了摇头:“这个也不行,因为现在大多数老百姓的收入根本负担不起大学的花销,再说了,我们国家对大学生的免费培养已经成为制度,不大可能更改。”
刘啸突然开口道。
“杜主任,自费不一定非得现在实施,或许几年后老百姓的收入提升到可以承担的程度,到那时,国家教育事业也只能进行这样的改革,因为国家除此之外别无办法。”
“哦,为什么别无办法呢?”
杜胜笑着询问。
刘啸回答道。
“很简单,国家需要人才,而且是大量的人才,咱们国家的高等教育普及率是多少?百分之一都达不到吧,高等教育普及率越高,人才就越多。
看看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普及率,至少在百分之十以上,漂亮国都接近百分之二十,远远高于我们国家,所以,扩大招生是大势所趋,并且是大幅度的扩招,起码增加几倍以上。
如果国家有钱,自然可以继续免费,但这有可能吗?我觉得没可能,所以,国家最后必然只有走自费上大学这一条路了。”
杜胜默不出声,不停的思考这个问题,结果越想越觉得合理,但他内心却觉得不应该这样。
“怎么会自费上大学呢?那样,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