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家世(1/4)
光绪三十四年,跑马坡上,李家大院,在此院我奶奶出生了。她父亲李齐安是清朝末年的一个举人,做本地县令不到两年,就辞官回家了。他生下了两儿一女,我奶奶便是他那最小的女儿,也是最喜爱的一个女儿,他大儿子叫李锦宏,次子李锦伟,小女李秀兰。家中算是比较富裕的的了,家中长工三个一个刘长工,另一个杨长工,都是附近村落的农工人,家里还安排了两个奶妈,其中一个便是我爷爷的亲生母亲妈,我爷爷也在次年出生。同时李齐安是一方水土的名儒,谁家有困难,他终是第一个伸出援手,他看见别人家孩子没有书读,他修建书堂,供孩子门读书,几乎一整天在书堂度过,他一直想干一件事情,就是开设一个私塾,他也劝许多孩子去他书堂观览,即便是家庭条件不好的,他也总是说到
”立身不嫌家世贫贱,但能忠厚老成,所行无一毫苟且处,便为乡党仰望之人”。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孩子们往往不懂他的意思,他也只是笑笑说
“在社会上立身处世,不怕自己出身贫穷低微的家庭,只要为人忠实敦厚,做事稳重踏实,所行所为没有一丝随便或违背道义之处,便可以了”。
事与愿违,学堂的人是很少的零零点点,大部分人听到远方父母的叫唤便回到家中干起了农活,李齐安很苦恼,但也无可奈何,只是苦苦叹气,徘徊在书堂。有一天他早的去了书堂,看见一男孩在书堂读书,李齐安小心翼翼的在那里看着这小男孩,到了天明,那孩子自然离去,往后的日子李齐安经常一早就去书堂,站在暗处,观看那个小男孩读书的模样,终于有一天李齐安站到那男孩子身旁,那男孩子被突然来的人给惊吓,连忙放下书,慌慌张张朝门大步而跑,李齐安笑而:
“留步,留步,莫慌张”。
那小孩确头也不回,跑去了。李齐安有点不知所措了,回到家后又苦恼了起来。第二天,天未亮,他就来到书堂,希望能够看到那个小男孩,李齐安躲在暗处,果然那小男孩来了,小男孩左顾右盼,悄悄地走到书柜,把手在衣服上擦了又擦,然后小心翼翼,如履薄冰,打开书,靠着一丝微光,贪婪地看起来,这次,李齐安没有打扰那个男孩,而是等那男孩读完起身,李齐安先来到大门前,看着男孩走出,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