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第六十七章(3/4)
,但是他声音不甘道:“我汲汲营营这么久,到头来就这么竹篮打水一场空,为他人做了嫁衣?我不甘心。”
这句不甘心声音悠悠,发自肺腑,宋朝文感同身受,她抢了宋引章拜师的机会,千挑万选投入三皇子门下,殚精竭虑为三皇子出谋划策,为的是什么?为的是名留青史,挣脱女子素来的命运,但是李琰败了,他们这些谋士便成为籍籍无名之辈,她如何甘心?但是人不得不面对现实,学着接受。
宋朝文言尽与此,她说服了自己,但是不能强迫李琰,望着暗处的人影,朝李琰行一礼道:“殿下,朝文明日也要离府了,此后不能再为殿下出谋划策,望殿下珍重。”
同行之人,言尽于此,李琰从椅子上起身,走到宋朝文面前,回她一礼,之后默默目送宋朝文离开。
宋朝文第二日默默离开了三皇子的府邸,如来时一般,空无一物孑然一生的来,离开也双手空空的走,在上京的几年如大梦一场,宋朝文站在府邸面前有些怅然,她回首看了眼凄凉破败的府内,转头离开,向永昌伯府方向走去,她还没想好下一步该如何,只能暂且先找一个落脚的地方。
半月后,李琰在朝会上当中提出自请封王,去西北镇守边疆,崇仁帝欣然应允,封三皇子李琰为晋王,封地晋中,岁宴后出发前望封地,此旨意一出,朝中再迷糊的臣子,也发现崇仁帝早就做好了打算,就看这父子二人谁先提出来,想的更深的老谋深算臣子,更是想到了,恐怕若是三皇子不提出来,崇仁帝下的旨意就不是封王了,是去宗人府与他的另外两位兄弟团聚。
不管崇仁帝如何,上京这持续一年多的风波总算是彻底停了,岁宴在即,朝局稳定,朝中的臣子上的折子都少了许多,等着岁宴到来。
而宋朝文在永昌伯府半个月,也想好了下一步该如何,她跟着魏束学了一身学问,虽然所谋失败,但是见过不同人生可能的她,要她再去嫁人她做不来,宋朝文打定主意回安阳开一家书书院,教学生,鼓励女子上学。
宋朝文本就是急性子,想好了将来如何,便多一日都呆不下去起身要走,宋朝言留她在上京过了岁宴再回安阳,宋朝文婉言拒绝,道:“三姐,过了岁宴,路上便要下冻了,等到开春化了冻又得几个月,还不如乘着冻得不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