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番外 辞官2(9/11)
重华帝低着头,不想回应他推心置腹的话。
人一旦做了帝王就会产生无数心思,利益先放在前面,不是他不肯成人之美,而是利弊权衡之后得出留下赵白鱼更有利。
他不是不懂霍惊堂和赵白鱼的心思。
霍惊堂的食指有一下没一下地敲着酒杯:“先帝在时,我就想走了。因着小郎,不得已留在京都。之后是储君未定,因是国家大事,还是留下来尽心尽力地教养。你登基了,我和小郎本可以一走了之,说句难听的话,如果我们真铁了心辞官,陛下也无可奈何。可你既是我幼弟,又是我学生,人说长兄如父,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到底狠不下心放你一个人面临艰难险峻的朝堂。”
他说话是真坦诚,又狠又刺人。
重华帝从小到大被刺了无数遍,心里当然不爽但是习惯了,哪天听他好声好气说话反而不适,就和先帝一个样儿。
“眼下你兵权政权都交还你手里,几个兄弟恭恭敬敬不闹事,朝中老臣心服口服,新党也在你的带领和支持下主张改革。朝堂有条不紊且蒸蒸日上,陛下,您已经不再需要我们了。”
重华帝急道:“我自七岁起便由皇兄和赵卿教养,文治武功哪样不是你们倾囊相授?如何说得出我不需要你们了的话?我就是七老八十了,也需要你们。”
这话至少有七分情意含在里头。
重华帝出生时间太晚,前面几个兄长都有权有势,哪有他发展起来的机会?他母妃不受宠,小时候体弱多病,显得怯懦,更不受元狩帝待见,虽说后来令朝中老臣一视同仁地教养皇子们,可是谁能没点小心思?谁能不为从龙之功而动心?
唯独霍惊堂和赵白鱼真正待皇子们一视同仁,会尽心尽力地传授他怎么看也看不懂的策论,会耐心地告诉他治国方针,也会因他体弱而专门找徐神医帮他调养。
于他而言,霍惊堂和赵白鱼比元狩帝更像父亲。
赵白鱼笑了。
“陛下,天下无不散之筵席。”
重华帝心口一沉,不再说话。
静静地享受桌上美食,霍惊堂去结账,留给赵白鱼和重华帝二人独处空间。
重华帝咬牙问道:“老师,您辞官是不是因为我不是您最得意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