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七章 议和之策(3/4)
的一万,少的几千,调动出来需要时间。而且这些地方军常年不打仗,肯定不如禁军和边塞军那么勇猛。为今之计,需要大规模征兵,然后一部分用于阻挡北方辽军的南下,一部分用来对抗吴军的进攻。”
卢多逊痛心疾首道:“一个吴国入侵,就已经让我大宋损兵折将,消耗掉了三十万兵力,或死或伤,或俘虏或逃亡。现在再加上强大的契丹铁骑,这仗要如何打啊?”
赵普冷声道:“木已成舟,现在局势如此,抱怨也没用。现在只能想办法拖住两边的进攻,维系我大宋朝廷的威严,然后不断征兵,举全国之力,抵御外寇。”
薛居正忽然说道:“以一敌二,实在乃下策。即便能击退辽军和吴军,我大宋势必千疮百孔。不如在外交上做做文章。”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冷静,显然是在思考另一种解决方案。
赵匡胤听到了不同声音,目光瞥向了薛居正,此人刚过六十花甲的年纪,头发半白,眼神却炯炯有光,才学深厚,在后周时,薛居正历任比部员外郎、左谏议大夫、刑部侍郎。北宋建立后,任户部侍郎、知许州、兵部侍郎、参知政事、门下侍郎等官职。
就在刚刚不久,薛居正监修《国史》及《旧五代史》完成,对于历史和典故、战争、权谋等最为熟悉了。
“薛大人有何良策?”赵匡胤微微皱眉,话语中带着一丝急切,显然对当前的局势感到忧虑。他的目光扫过众人,等待着薛居正的回答。
薛居正拱手回答道:“回官家,我们可以一边备战,一边动用外交手段。正所谓上兵伐谋,眼下辽军和吴军都在进攻大宋,如果大宋灭了,辽国与吴国势必还会有一战。这相当于三国鼎立的割据,如果我大宋以一敌二,就过于被动了。不如分别派使者跟辽国、吴国议和。”
“对辽国可以给一些物资贡品,准许开放一些榷场,满足辽国的一些需求,请求他们出兵。甚至可以夸大吴军火器的厉害,这样让辽军忌惮。如果大宋灭亡,那吴国势必会去攻打辽国,这等于与虎谋皮。辽军不但不应该趁火打劫,还应该帮着宋国对抗强大的吴国。”
他微微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派人去吴军那边,可以提出割地求和,暂时把淮南让给吴国。只要让吴国停止进攻,稳住吴军,这样给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