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7章 天下无人不通陈(兄弟们,求月票)(2/5)
票交易方式,自然也就可靠的多了。
个人计算机被大规模推向金融以及股票市场是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开始的,在过去,传统的股市交易是由专门人员在交易所里的交易版上按顺序写下股票的报价,但随着计算机的运算的速度越来越快,传统的交易模式被计算机所改变了,美国乃至全球的金融机构和各大交易所都配置了运算能力远超过人类、错误率远低于人类的大型计算机,并通过专门设计计算机交易软件进行股票的买卖交易。
而投资者们也可以自己通过电脑来获取资讯,进而做出买进卖出的决定,而活跃在股票、期货等金融市场的金融机构更是普遍使用了电脑程序进行量化交易,可以说在股市交易的环节,电脑取代人脑的过程已经开始了。
80时代,是计算机被神化的时代,除了当时社会普遍认为计算机不会出错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在于,在这一时期,指数型基金成为最流行的基金方式,这种投资组合里面通常都包含了标准普尔500指数里面至少三百支以上的股票,由于指数基金的投资组合囊括的股票数量足够多,因此相比于偶然性更高的个股而言,指数的涨跌显然更有规律可循。
由于各大机构和分析员对于经济走势和股市普遍看好,指数型基金成为了机构投资的主流选项,而指数基金最为普遍的形式之一是投资组合保险,所谓投资组合保险,简单来说,这种投资组合会按照风险程度的比例来用多支股票组合配置资产,其中用来调节、规避风险的一项重要指标就是股票指数期权。
投资组合保险的资产组合较为复杂,对于及时避险的要求又颇高,同时,因为规模大,也就有了更加规律、更容易被数学模型化的特性,这一特性决定了指数基金更适于电脑程序交易,因为指数型基金的特性,那些热衷于购买指数基金的机构投资者,普遍采用计算机交易程序来代替人力,因为只要计算机程序分析出市场的下一步走势,就会出于盈利或避险的考虑而自动做出卖出或买进股票的决定,而且这种买卖的规模通常非常可观。
而把这么多的钱、这么多的交易量交给计算机……
真是想想都觉得可怕。
但这个时代就是这样,根据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在今年年年初公布的统计数字,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