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代文后妈我不当了[六零]」

第33章 第33章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33章 第33章(2/8)

人很多都不知道苏葵的真实身份。

比如《文评报》的主编徐奚年。

那几篇关于《小草青青》的批评文章就是他写的。他是写传统文学的作家,十几年来创作过不少长短篇小说,同样是作协的成员。一向的观点是文学作品应该具有启蒙和教化的作用。

这会儿他就对报社里来实习的学生说:“现在的一些作家,就是过于追求娱乐性,完全忽略了故事的思想性,人物塑造太浮夸了……”

“其实我觉得故事塑造得挺好的……”那学生小声说。

这故事他们班上好多人都在看,几乎是一会儿一个反转,一路跟着女主人公不断升级,别提有多爽了。

徐奚年为人严厉,但对小辈还是很包容的,倒也没为难她,只说:“要她是你这个年纪写出来的,那当然是挺好。”

可苏葵不是啊,怎么拿她和小辈比。

“那这个苏葵到底是谁啊?”学生问。

说实话,徐奚年也不知道。到现在为止,他对苏葵的所有印象全都来源于她写的这篇小说,还有之前她在《文学周刊》上发表的两篇文章。

水平是有的,可就是路走偏了。

他摇头:“应该是哪个学校的老师。”

他是把苏葵当同辈人,当然毫不留情地批评。

“那您这次去作协开座谈会,是不是会见到苏葵?”学生当然也知道这段时间的《小草青青》之争。

徐奚年点头,心里冷哼一声,不管他们怎么说,都改变不了这篇小说就是个缺乏思想深度的作品。这次座谈会,他已经做好了准备。到时候见了面一定要跟她争出个长短来。

座谈会在京城举行,他已经买好了火车票准备出发。

此时,苏葵也在为出发做准备。

得知她要去京城,班上同学都惊呆了。

他们听到了什么,班长写了一篇长篇小说发表在报纸上,还被好多作家学者关注,华国作家协会竟然要请她去京城讲话!

妈呀,以前是跟外国人讲话,去市里讲话,现在竟然要去京城里讲话!

忽然有人开口说:“我看过那几张报纸,那上面的王国梁是不是我们初中课本上学的那篇课文的作者啊?”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这年代文后妈我不当了[六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