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 番外1 终于拥有,不再渴望。……(2/7)
一点小事争争争,一辈子都没出息!
萧爱雪、萧爱霜得意洋洋地叉着腰:“你嘴皮子厉害又怎么样?会讲道理又怎么样?咱们这个家啊,根本就不是个讲道理的地方!有本事就来抢啊,抢赢了、打赢了就算你狠。”
都说有理走遍天下,可这一套在萧家也没有用。父母没什么文化,讲究的是以力服人,家长掌握绝对权威,不听话就打,管你有没有道理。
都说爱哭的孩子有奶吃,可这一套在萧家没用。父母的偏心非常明显,在他们心目中,最爱的是给让他们找回自信的儿子,其次是老大、老二,至于老三、老四,那都是多余的。
萧爱云将这份被忽视的心酸化作读书的动力,在课本、教室、考试中寻找一份存在感。
学习的反馈是迅速、正向的。
课堂问题回答好,老师会表扬;
作业做得好,同学会夸奖;
考试成绩好,拿着奖状回家,邻居们都会竖大拇指。
即使是平时很少关心她的父母,听到旁人的夸赞也会真心实意地笑起来。
1973年,17岁的萧爱云高中毕业没有去处,知青办过来做工作让萧家出一个孩子上山下乡,父亲萧刚犯了难。
老大萧爱雪高职毕业运气好,正赶上毛巾厂招工,现在已经上班拿工资,肯定不能去。萧爱霜初中毕业之后没考上高中,待业几年之后天天在家里吵,没奈何萧母裴淑芬提前退休,让萧爱霜顶职进毛巾厂上班,今年刚刚进厂当学徒,也不能去。
老四萧爱霞、老五萧爱勇都还在读初中,年纪小,不顶事,去不了。
想来想去,似乎只有萧爱云合适。
萧刚还没张嘴,萧爱云已经主动开口:“爸、妈,我去吧。”
家里五个孩子,儿子地位最高,父母不可能让他插队;两个姐姐已经是光荣的工人,绝对不会去当农民;小妹还在上初中,她受不住这样的苦。思来想去,似乎只有自己去才是最合适的。现在高考取消,高中毕业就待业,父亲不可能退休让自己顶职,留在家里吃闲饭肯定会被嫌弃,不如主动请缨,还能让父母多看一眼。
果然,当萧爱云主动报名,萧刚的脸色便轻松下来。
手心手背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