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神算」

第二百一十二章 梁任公的坚持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二章 梁任公的坚持(2/4)

韵的车上,印象坐在副驾驶。音

韵看他如此安排,这才神色和缓了些。

梁启超,梁任公,一个本可以在学问上力压所有人的大学问家,可惜一生毁于政治。他的一生通史学、政治学、文学、哲学、教育学,但都是达到一定高度后止步不前。后世有评论说,任其一门学问,他只要花五到十年的时间,别人都难望其项背。

可他一生的主要精力都是在忙于政治。从一开始作为康有为的学生鼓动戊戌变法开始,变法失败他转为立宪派。后来又与革命党人搅和到一起,再后来,他又变为保皇派、君主立宪派。

他的一生按照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不断的否定自己的过程。

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是,他教育的九个子女个个都是各领域的翘楚,其中,光院士就有四个。而梁家门里最出名的是他的大儿媳,林徽因。

一个林徽因盖住了梁家门所有人的风头,没办法,这就是一个娱乐至死的时代。

很多人不知道梁启超,但都知道林徽因;很多人没读过梁启超的文章,却对林徽因的一生如数家珍。此

时的梁启超正在日本办《新民丛报》,几乎每期都在和章太炎的《民报》开展论战。此时的他正竭力鼓吹君主立宪制,反对同盟会提出的暴力革命。“

任公,想来岑大人派我到日本的来意你都知道了。他跟你的观点相近,都是希望能立宪成功。他想把海内外的立宪派都联系起来,形成一股政治势力,以备将来不时之需。”

陆用之的意思很明白,所谓“不时之需”就是等慈禧太后死了后的时代。“

中国不能再打来打去了,保留一个君主,换来一世太平有何不好?而中山樵他们非得推翻清廷,赶走满人,这不又是一场血雨腥风嘛。”

梁启超不支持同盟会的出发点很单纯,他是不希望内战再继续打下去。中国需要和平,百姓需要和平。陆

用之在犹豫,是不是要劝说梁启超放弃君主立宪这种不切实际的幻想,而且从此远离政治,一门心思的做他的学问。“

岑大人的意思我表述完了,你也知道他现在的艰难处境,暂时我们的会面不宜公开。下面说的是我个人的观点,任公,依你看,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的可能性有多大?”

“英国就是很好的例子嘛,正因为他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武侯神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