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番外2(3/7)
闲在家不知道何时能回来了。
也不知陈尚书到底是如何想,才会如此大胆。不过瞧陛下方才留对方的态度,想来不是他们所想的闹翻。
请辞次日,陈皎便决定不去上朝了。
多年生物钟让她在凌晨四点便醒了,一睁眼便看见谢仙卿正在被内侍侍候穿衣。
陈皎本来也想起身,感受到冬日的寒风,顿时反应过来自己不用上朝了!
她当即躺回床上,闭上眼往被窝里舒服地缩了缩。
舒舒服服睡了一觉,陈皎才伸着胳膊起床,然后思考自己今天要怎么玩。
听说今日长安城中有国子监和云山书院的文比,朝廷官员甚至也会去微服私访,瞧瞧有没有潜力无限的好苗子。
陈皎被曾经的夫子相邀,如今闲得无事,也准备去看看。
文会是在国子监外的一家书坊内举办。陈皎到时,书坊内外已经挤了许多人,除了国子监和云山学院的学子,还有许多慕名而来的书生。
陈皎还在人群中看见了自己的同仁,李大人和余大人一干人。如今已过了下朝时间,他们身穿常服,想来也是自己有意前来围观这场年轻书生的思想碰撞。
李大人他们也眼尖地看见了陈皎,几人当即走了过来,和陈皎拱手闲聊了几句,便静静欣赏这场文会了。
这类以文会友,大多都是些学子彼此作诗吟词,讨论近日国家大事,发表政见。
众人先是做了些诗词,后来又议论到近日时政。
提到时政,便不得不说起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府兵制改革。这件事的提议人是陈皎。当朝如今施行募兵制,设有节度使,性质和从前的藩王本质差别不大。
节度使拥有募兵权,可以私自招兵,亦可私下铸钱,在管辖地权力堪比君主。
但从几年前修建灰泥路开始,中央加强对周围节度使的掌控后,渐渐实行削弱兵权。此举有利有弊,过程却不容易,甚至闹了两场叛乱,但因为镇压迅速,以及新火器的出现,导致很快解决,也杀鸡儆猴压下了其他人蠢蠢欲动的心思。
但提到这件事,众人便不约而同地想到了陈皎。
“陈尚书,他简直不是个东西!”陈皎是昨日请辞,消息尚未流传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