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一章(2/5)
的王谨,天子太傅,同是两朝元老。
王谨笑眯眯地伸出手,关心道:“谏官大人,怎么这么不小心,快快请起。”
借了王谨的力,黄粱站起身,几步走到正中央,深深地弯腰一拜,“启禀陛下,老臣以为,这定当是有人在其后………”
弄虚作假四个字还没说出口,文官队伍末位急急忙忙冲出来一个人。
面貌同黄粱有几分相似,“咚——”的一声跪到地上,战战兢兢,“望陛下恕罪,家父实在是年岁已高,有些糊涂了,已然开始有些胡言乱语的征召了;臣今日,是特来请辞家父官职,还望陛下同意让家父告老还乡,同我母亲安度天年………”
帝王高坐在大殿上方的台阶之上,面上如古井一般波澜不惊,神色不明,静静地看着,什么话也不说,沉默着用手指抚摸着龙椅上镌刻的花纹。
“逆子!胡言乱语!“黄粱涨红了脸,一把把自己的袖子扯出来,瞪圆了眼睛,抑制不住的怒火,”老臣今日直言,让女子登基,就是滑天下之大稽,于礼法、于万民,都是罪过;如此之违背礼制的言行,老臣至死不允。“
黄粱梗直了脖子,他的儿子汗如雨下,颤抖着身子,跪在父亲的脚下,伸手去拽父亲的衣袍。
“陛下,草民绝无虚言!”
不知道什么时候,号称秉承天意的道士,出现在大殿的门口,快步奔到前头,脚下一滑,顺着跪下,对着地面重重地连磕了三下;额头顿时红肿一片。
“陛下明察!草民所言句句属实!”
“黄谏官。”坐在上方的帝王突然出声,“你可是觉得,朕没有资格收到天意吗?”
天启王朝一贯有视天意为遵循的传统,上至天子下至平民百姓,每逢大事必要入道观而寻求指引。
质疑帝王能不能收到天意,毫无疑问,潜藏之意即为质疑帝王是不是一个明君。
殿下的诸位官员只把头一低再低。
“也罢。”不待黄粱回答,帝王一锤定音,“既如此,便成全了谏官的心愿,赐黄大人一死,也一并让今日诸位都知晓知晓,看看朕,到底有没有资格收到天意。”
“黄大人的确是劳苦功高,是该休息休息了。”帝王突然起身,一步一步地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