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皇孙要跑路」

第30章 第 30 章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30章 第 30 章(1/6)

出海的商船还未返航,但没关系,直郡王最近一直都有进账,不是俸禄,也不是旗下之人送的孝敬,而是离开时江南官员给的程仪。

直郡王清楚,官员们应当不止是给他送了程仪,弟弟们那里肯定也有,只不过听这些官员的意思,他这儿应当是最多的。

直郡王收的心安理得,他是皇长子,又得皇阿玛看重,所立军功也是最多的,官员们给他最多的程仪没毛病。

曹寅手笔最大,出手就一万两,李煦次之,给了八千两,这一人加起来比剩下所有官员给的都多。

不过这也正常,曹寅和李煦两个人轮流把持着江宁织造的肥差,万八两银子,不过是洒洒水而已。

三万两银子进账,直郡王给儿子安排功课的底气都比从前足了。

“你既已经背完了《论语》,那从明日起就开始背诵《孝经》,还是老规矩,一篇百两银子,你背多少,阿玛就能给你多少银子。”直郡王声音洪亮的说道,表明自己不差钱。

就算是差钱,他也能为儿子去搞钱,哪怕是向户部去借呢,他也愿意厚着脸皮。

能让直郡王如此豁得出去,不只是维护做阿玛的在儿子面前的尊严,更重要的是他儿子争气。

三岁的年纪,便能背得下《论语》,识得上千字。

乖乖,莫说他们众兄弟,就是皇阿玛幼时也没这个本事。

银子是小事儿,儿子的天赋是大事儿,他儿子有此等天赋,他就是用银子堆,也愿意堆出一个天才。

直郡王笑得像捡了银子,真正捡到银子的弘昱亦是眉开眼笑。

这段时间门他总共收了四个铁匠、两个木匠、两个船匠、一个瓷器工人,还有一个在造纸坊做了大半辈子工的老匠人。

本着省钱的原则,除了船匠,他原本打算买的都只是普通匠人,手艺刚入门即可,但他小舅舅提了反对意见,要买就买手艺娴熟的高级工匠,固然价钱更贵,但一则手艺值钱,一则可以将这手艺传下去,买些半大小子,签了死契,跟着这些匠人学手艺,比慢慢收罗底层工匠更为方便。

弘昱被说服了,所以这些时日的花销比他预想当中的还要多,不过他的‘大清第一纨绔’计划中途夭折,并非是因为银子才不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清穿之皇孙要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