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第16章(4/5)
汪建设点头,“成,缺啥你跟俺说,俺一定想办法弄到手。”
知道自己无法劝住儿子,汪书记只能嘱咐道:“建设,你要小心着点。”
汪建设笑道:“爹,你就把心揣回肚子里吧!俺机灵着呢!”
下午陆瑾然去了趟孙郎中家里,挑了些草药出来,先开出治中风的方子。
每三天给汪书记针灸一次,配合草药治疗了半个月左右,汪书记嘴还是有点歪,不过说话利索了不少,头也不怎么痛了。
汪家人高兴极了。
第一次针灸时他们看着头上脖子上扎了一大堆银针,扎得跟个刺猬似的,一个个提心吊胆的,好在人没啥事。
到了第二次针灸就开始有效果,只是没那么明显,半个月的时间精气神恢复了些许,等黑市那边的药材齐全了再治疗头部损伤。
因为这次亲身治疗效果明显,汪书记有意向公社申请建立卫生所。
卫生所的医生自然是陆瑾然充当,大队给他发工资,除了农忙时帮忙插秧、抢收,其他时间都待在卫生所里,在村子里挑出一两个头脑聪明的孩子跟着他学习。
为了保险起见陆瑾然提出如果有伤情比较重的病人治疗时要签手术责任书,免得病人没扛住家人找麻烦,他只是个人不是神,不可能百分百治愈所有病症。
汪书记也觉得这样比较稳妥,可以避免很多争端,至于村里很多人不认识字,摁个手印就行了。
于是,公社很快就批准了南湾大队建立卫生所。
卫生所比不了县城的医院,但空间不比知青点小,甚至还要大几十平方,留出院子专门用来炮制一些药材。
因而,这次大队又征集了几十人建卫生所。
陆瑾然花了些时间画好设计图,为了躲懒不去挖沙砍树,常常去山上采草药。
他有一身好医术,又没有闲着跟几个混子嘻嘻哈哈混日子,其他人也没什么意见。
日子一天天过去,七月下旬抢收完后紧锣密鼓地开始第二轮耕种。
春耕因为雨多延迟,抢收后粮食亩产差不多只有一百三十公斤,而去年亩产是一百七十公斤,相差不可谓不大。
村民们心情不太好,但又没有办法,只能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