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问题解决 刚刚好(4/5)
咱们村里常见的麦秆,玉米杆,秸秆之类的东西,成本也不高。”
关于个人的艺术修养这回事,真的靠天赋,没处说理去,道维不置可否。唯有一点,他问
“既然是手工编织品,那工期长,无法量产,一件工艺品少说三两天,多则三两月都有可能,想要靠这个维持生计,就得有稳定的销路,且单件要价绝对不低。
那就是要走中高端路线,可能买的起工艺品的人家,都愿意花钱买有名气的大师出品,你们想过要如何推销出去,打出名气吗”
几人摇摇头。
道维挨个儿摸摸几人脑袋,说
“下周五,楚叔叔家里举办宴会,既然你们对妈妈的手艺有信心,那就带过去做伴手礼吧”
几人眼睛一亮,齐齐挤在道维身边,摇胳膊的,捶肩膀的,捶腿的,端茶倒水的,不要太殷勤。
打从柳氏回来,所有人都很有默契的没提道维和柳氏之间不尴不尬的关系,因为所有人都清楚,道维和柳氏之间再无可能,便是家里几个孩子也明白其中道理。
道维和柳氏,能各自再成家,两人却无法继续合为一家。
因此孩子们积极帮妈妈解决问题,却未想过主动将爸爸拉扯进来,让两人有更深一步的牵扯。
眼下爸爸能主动提出帮忙,她们自然开心。
柳氏那边听了消息,在几个孩子的建议下,精心准备了一周,拿出来的东西确实新鲜,很受宴会上半大孩子的喜欢,一时多了不少订单。
可谓开门红。
要说一开始的订单,或许是看在道维的面子上,可后来柳氏能留住那些品味挑剔的客人,不得不说也下了功夫。
过了半年,柳氏在隔壁市的工艺品店开张,人心情好,有了底气,看待周围的事物心态随之改变。对两个儿子多了几分关心,甚至将他们接过去照顾,并送去幼儿园读书。
又过一年,柳氏生意走上坡路,自觉见识不够,无法满足当前宽广的市场需求,主动抽时间去系统学习配色,学习国画,学习剪纸,学习编织,去参观各种画展,手工艺品展览。
一晃眼三年过去,如今多少算是个体面人。
大毛二毛跟着她姓了柳,和这边几个孩子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