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白刃不相饶1(2/3)
说有了朝鲜作为跳板,可朝鲜这几十年来已经是穷的裤衩都快没了,就算搜刮尽了,也没多少粮食供应。”
“嗯,这是你得来的情报还是自己揣测的结果?”
赵珩继续问道。
“怎么说呢,有些消息是关外沿途城镇逃进关内的人说的,其余则是微臣在山海关那边视察后自个儿琢磨的。”
袁世凯低头想了一下,的确如他所说,自打日军过了鸭绿江后,那边过来的消息并不多,大部分都是逃难关内的百姓所传,自己只能靠着以往的经验加以揣摩,至于正确度有多高,自己也不是十分清楚。
赵珩听他如此说,便知道袁世凯的情报工作并不到位,这样下去可不行,正所谓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他知道,日本人素来以严谨著称,之前的甲午战争,包括多年后他们在东三省发动的九一八事变,乃至之后的卢沟桥事变,淞沪事变,其在发动军事行动前都做了大量的情报搜集工作,其布置在中国境内的情报特务人员不计其数,对中国的每一寸土地都做了精确的勘测,以至于后来在抗日战争中,我军一旦攻克某个日军指挥所,去搜集的最重要的东西就其的军事地图,在他们的地图上,把所有的山川河流,城镇军事要地都十分精确地标注了出来,而我们自己的地图,说白了,就和小朋友的学龄前地图册一样,只能大致估摸个情况。
“袁世凯,这样可不行啊,没有准确的情报,这仗打不赢,你得尽快筹措组建一个特别的部队,除了要有打仗的本事,之外,最关键的,是要有搜集情报的能力,对了,那个启昊怎么样了?人现在在哪里?”
赵珩问道。
“嗻,微臣尽快筹措,至于启昊,他现在人在山海关,不是在关内还有一支由北京出发的日本驻军嘛,微臣已经指示让他具体指挥剿灭那支部队的行动,皇上既然说起让微臣组建一支搜集情报的特务队伍,微臣就举荐启昊作为其指挥官吧,一来启昊现在的军事素养已经颇高,二来,微臣见他办事胆大心细,颇为缜密,实能堪此重任。”
袁世凯不是傻子,见皇帝这么说,已经很清楚的明白了皇帝意图,这不秃子头顶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嘛,像搜集情报如此敏感的工作,皇帝只会信任自己身边人,既然如此,何不顺坡下驴,一来在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