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五十年代生活日常」

第260章正月十四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260章正月十四(2/3)

掌灯的时候在屋外的窗台上、大门墩上,仓房前都一一点上,还要用锯末子拌上油从家里门口撒到墓地的路上,每隔一段距离点上一墩,这样豆大的灯光就连成了一片,这就是天人共享叫“送灯”。

“送灯”的时候人来人往,家家户户提着灯笼,带着纸钱、鞭炮来到自己家的祖坟前。

送灯回来以后,把自己家院子能点灯的地方都点上灯,让自己家院子一片灯火通明,这样就是给那些无人送灯烧纸的孤魂野鬼照个亮,让他们也捧着灯找到新生的路,去转世投胎为人。

听到这里,陈岚顿时感觉自己汗毛都立起来了,心想自己穿越到这个五十年代是不是因为点灯的原因。

因为婆婆她们都在这里,现在又是过年,陈岚没敢由着性子好奇地问春草:“在仓房前点灯是个什么意思?”只能强忍住好奇心,继续听她介绍东北这边的风俗习惯。

接着又听春草在说元宵节“走百病”的习俗,这个习俗陈岚知道;“走百病”,也叫游百病,散百病,走桥等等,是一种消除灾祸祈求平安健康的游玩活动。

就是在元宵节这天夜幕降临的时候,男女老少都相约走出家门出去溜达溜达,成群结伴而行,一边欣赏各家各户的花灯,一边谈天说地;

有个讲究是逢桥必过,尤其是身体不好的人,据说多过几座桥,走了百病后,认为这样就能祛除病痛、恢复健康、延年益寿。

春草看大伙儿都听得津津有味,就又给大伙儿讲了一个元宵夜跳“笊篱姑姑”舞。

陈岚和婆婆、崔妈妈她们一听顿时更加感兴趣了,齐齐地望着春草等着她讲。

春草不敢迟疑,立马开口讲道:“这个(笊篱姑姑)是源于一个传说,传说是有一个村姑,有一天她在河边洗菜,曾经将笊篱拴上红绳子,作为小船,渡送了被明军追赶的清太祖努尔哈赤,被满族奉为女神。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她和表达对她的崇敬就在正月十五元宵夜跳(笊篱姑姑)舞。”

陈岚忍不住好奇地问道:“春草姐,那个(笊篱姑姑)是个什么样子的?”

春草笑眯眯的解释道:“就是一把竹编的笊篱,在凸面上糊白纸,在纸上面画出姑娘的脸,涂抹上胭脂,扎上彩色头巾,戴上绒花,就成为笊篱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穿越五十年代生活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