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获得无限进化」

第452章东晋皇朝强者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452章东晋皇朝强者(1/3)

王猛和王镇恶爷孙俩,成了现在最亮眼的存在,东晋皇朝的人跟他们打起了招呼。

“景略兄,好久不见了。”东晋皇朝的谢玄最先开口。

接着,祖逖开口说道:“王丞相,许久不见,您还是风采依旧。”

……

东晋皇朝的名将、强者,在华夏历史中,听了名字让人有印象的不多。

东晋·谢玄,字幼度,陈郡阳夏人,谢裒之孙,谢奕之子,谢安之侄。

谢玄有经国才略,善于治军,早年为大司马桓温部将。

太元二年,为抵御前秦袭扰,谢安荐谢玄为建武将军、兖州刺史,领广陵相,监江北诸军事。

他招募北来民众中的骁勇之士,组建训练一支精锐部队,号为北府兵。

太元四年,率兵击败前秦军的进攻,进号冠军将军,加领徐州刺史。

太元八年,在淝水之战中,任前锋都督,先遣部将刘牢之率部夜袭洛涧,首战告捷,继而抓住战机,计使秦军后撤致乱,乘势猛攻,取得以少胜多的巨大战果。

太元九年,率兵为前锋,乘胜开拓中原,先后收复了今河南、山东、陕西南部等地区。

后因病改任左将军、会稽内史。

与吴兴太守张玄之并称南北二玄,为时人所称美。

太元十三年卒,时年四十六,追赠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号“献武”。

谢玄文武兼备,立志挽救危亡,以图恢复。

他创建的北府兵能征善战,特别能吃苦耐劳,成为东晋最为精锐的武装力量。

在淝水之战中,北府兵军阵严整,使秦主望而生畏,可见其强。

……

东晋·陶侃,字士行,本为鄱阳郡枭阳县人,后迁居庐江寻阳。

陶侃出身贫寒,初任县吏,后逐渐出任郡守。

永嘉五年,任武昌太守。建兴元年,任荆州刺史。

官至侍中、太尉、荆江二州刺史、都督八州诸军事,封长沙郡公。

咸和九年,陶侃去世,获赠大司马,谥号桓。

有文集二卷,其曾孙为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

他平定陈敏、杜弢、张昌起义,又作为联军主帅平定了苏峻之乱,为稳定东晋政权,立下赫赫战功。

他治下的荆州,史称路不拾遗。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开局获得无限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