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釜底抽薪(2/5)
光乐器,还有乐理,这些都需要专业学习,另外,还需要建立人脉,争取更多的演出机会,退一步说,没人引荐的话,你想加入大型公司是不可能的,而这些都需要经纪人帮你打理,所以……”
大岛晓美停下喝了口水,问道:“你觉得呢?”
“你真能帮我解
决身份问题?”
林海问了一句,见大岛晓美点头,于是道:“你说的我没意见,不过……”
“不过什么?”
“相比歌手,我更希望成为偶像。”
“哎?偶像?为什么?”
……
林海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大岛晓美的问题。
有些话没法和别人说,说了只会被人当成笑话。
比方说j-pop的没落。
现在是1998年,在这一年,盛极一时的小室家族轰然倒塌,从此再也不复昔日辉煌。
这一年同时也是j-pop由盛转衰的标志性一年。
在这之后,虽然几位新生代歌姬一度掀起热潮,虽然每年
(本章未完,请翻页)
仍有不少优秀作品问世,但是音乐市场整体走向衰败是不争的事实。
这也不是日本乐坛一家的问题,而是全球音乐人共同面临的问题。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大众的娱乐方式迅速变得多元化,唱片业开始走下坡路,持续时间长达十多年,直到2015年前后才重新复苏。
而在这段萧条期里,有的音乐人选择吃老本,有的头铁硬抗,有的想方设法倒贴影视综艺,有的则干脆改行,总之日子都不好过。
林海自己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他前世之所以火不起来,抛开外国人的身份,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公司的经营策略发生了变化。
从两千年起,艾回就开始逐步从实体音乐公司向综合娱乐企业转型,旗下艺人越来越“多才多艺”,音乐人的定位也越来越模糊。
当然,坚持音乐创新、既叫好又卖座的也有,不过大都是个例,而且相比音乐才华,话题性、娱乐性等综合指标才是走向成功的关键。
没办法,乐坛不是自嗨平台,想要成功,就要去迎合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