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商量以后(1/3)
几人有说有笑地一路走着,慢慢行到郊区。
站在小村落前,开门的时候,院子里的夫妻俩同时都愣了下,没料到会来这么多人。
他们一块儿住自然是不太可能的。
杨清清出面掏了些酱肉,又跟夫妻俩说了些好话,最后由夫妻俩帮忙介绍着,带着她们一行人在村落里安置下来。
所有人风尘仆仆赶路,现在摆在眼前最紧要的,当然还是休息。
杨清清六人同杨富贵一起,就住在原来的屋子里。
那张土炕,她们姐妹几人睡;至于竹床,就由杨富贵睡。
剩下大杨村的人,连同燕凌一兄弟几个,一起被那对夫妻俩带着去村里各家休息。
“几位小娘子,先用了餐再休息吧。”
男人带着村民出去安置,剩下的妇人就抱着孩子,站在院子里邀请她们。
头一次见这么多难民,妇人还觉得挺稀罕。
刚刚这些人过来,又给他们看过路引,妇人心里安心不少。
对待这些人,就不免多了几分同情。
杨清清将牛车停在院子角落里的一颗梨树下,跟妇人说了几句寒暄的场面话。
也没客气,反正她们后来过来,以后给足了银两。
几人就在院子里支起一张桌子,摆上饭菜。
饭菜也很简单。
高粱米做的黑红色窝窝头、红薯稀饭、萝卜咸菜。
她们用饭的时候,刚好主家的男人也回来了,洗了手脸,跟他们一起用饭。
夫妻俩用饭时的面色都挺正常,没有丝毫勉强。
杨小暖心里大概也就猜到,朔州这个地,这样的菜色,应当就是普通百姓的餐桌标配。
她们几人,也就杨富贵适应最快,端着红薯汤吸溜着杂粮饼,吃得有滋有味。
她们六人里,哪怕是最不计较的杨清清,看着这黑乎乎的窝窝头,也皱了眉头。
这窝窝头过了蒸笼,被蒸得很软,但拎在手里,分量也比一般粗粮饼瓷实。
咬一口,粗粗地嚼两下,赶忙灌一口稀汤咽下去。
口感太粗,拉嗓子。
杨小暖想到小时候在乡下外婆家里,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