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交锋(2/3)
去年年景好,风调雨顺,粮食价格相对比较便宜,袁久宏没少储存粮食,因为他知道,到了来年春天青黄不接的时候,粮食就该大涨,如果遇灾年,粮食欠收,粮价更是涨到了天边,到时候又可以大赚一笔,有些过不下去的小户,只好变卖田地,到时候价格狠狠砍一笔,又是大赚特赚。
袁家的几千亩良田不就是这样来的吗?
可是今年的情况和他想的不太一样,首先气候不错,最起码不是灾年,粮食收成还可以,这样的话好多家里的粮食都能支撑一段时间,变卖土地的情况就少了许多。
生意场上不如意还不算,没想到南阳县的知县还被查办了,要知道他袁家能在方城镇说一不二,甚至在南阳县也呼风唤雨,靠的是什么?一是他袁家在京城的背景,但是随着袁久宏父亲的去世,这一块影响力也就慢慢减退。
再一个就是靠这个南阳县的张知县照顾,但如今张知县被查办了,就像老虎去了利爪,这让袁久宏难受了好一阵子。
但是过了不久,他便释然了,因为他清楚,不管是谁来当这个知县,都得依靠像自己这样的乡绅,不然的话,他们几个镇的大户联合起来,能让新来的知县成为光杆司令。
今天早上,袁久宏得到了个坏消息:有人来方城镇卖粮!
自从自己把方城镇的粮食垄断了以后,施展了一些手段,已经很久没有人敢来卖粮了,听到有人卖粮,他的眼皮不自觉的跳了跳。
他把管家叫来,交待道:“去账上支些钱,找人去趟山里,把钱交给张寨主,把这封信交给他就行了。张大炮出马,我看谁敢再来卖粮。”
草木青青的伏牛山,植被茂密,景色怡人,山脚下的官道弯弯曲曲,一直延伸到远方。
转过山脚,一个车队荡起扬尘,慢慢的走来。
车上装的是粮食,前车坐的人叫韩坤,正是前几日卖给杨树粮食的禹州粮商。
上一次韩坤卖了粮食,挣了些银子,心中很喜欢。想着自己库房里还有不少存粮,索性又拉了五大车粮食,前往方城镇。
他对杨公子的印象不错,即然人家说有多少就收多少,想必也是认真的。虽然不知道他收这么多粮食干什么,但是商人嘛,只要有钱赚不就行了?想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