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菜市场”(2/3)
比杀了他们还痛苦。
朱由检就这样静静的看着,朝堂之上各朋党官员大力推举自己旁系顶替空缺。不过这也不是什么坏事,崇祯现在甚至还觉得有些有趣好玩,看着一群七老八十的老头子,这些腐儒平时讲什么仁义道德,道德仁义,现在为了争官位,争得面红耳赤,吐沫纷飞,就差满口的国粹了。
事实上,党争是帝王的“术”,是帝王掌握国家政治的手段,一个相当有抱负有能力有作为的皇帝,既不会让一党独大专权,又不会让朝堂陷入无限制的争斗影响朝廷工作效率,而且还会让朝臣忠心耿耿,留下勤政治国,选贤任能的千古美名。
如果真的出现一个具有高度凝聚力的朋党出现,整个政治生态就会失衡,那么皇帝就会被架空离死不远了,对待文官这些知识分子和士绅阶层,要学会分化瓦解他们的力量,让他们互相争斗不休,才能保证皇权的稳固。
可从另一个角度说,如果这种制衡力量永远陷入内卷,虽然可以加强皇权,但是又削弱了整个国家机器的运作效率,整个国家陷入内卷深渊,啥事不干了,光顾上党同伐异打嘴炮了。
而一个机智的帝王,一定要把握这其中的平衡,既要利用争斗维持自己的“皇权至上”,又要避免这种党争扩大化,出现“立场大于是非”,影响国家的政治运转。
真正的“千古一帝”都是合理处理朋党之争,把朝臣玩弄于股掌之中,还让朝臣感激戴德留下美名的帝王!
按照史料记载,崇祯皇帝也勉强算得上是个有能力的君主,可惜朝廷为东林党把持,崇祯皇帝想改制却困难重重,不得不反复启用宦官来压制东林党。
崇祯皇帝朱由检现在急缺打造一股自己的政治力量,魏忠贤的魏党暂时是可用的,却不是长久之计,魏忠贤失势了,魏党分崩离析是早晚的事,魏忠贤是条好“狗”,但不是他崇祯的“好狗”!!!现在王承恩、曹化淳等还没有那个手腕,而且安插自己新人需要时间,也需要和东林党博弈,时间上并不允许。
朱由检思考再三后,决定暂时舍弃一部分位置,没必要现在和东林党争锋,他现在只需要利用他们之间的争斗,把自己要控制的位子保住,而朱由检要提拔重用的就是这个时期大明最有眼光的一群人——“西法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