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大帝:朱标」

第65章 在所不惜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65章 在所不惜(2/3)

,心中暗道,李孔家现在日薄西山,你还真以为你们还是当年的那个衍圣公府吗?这天下的读书人就算是考取了功名,想要做官的话,也要在应天大学里重新学习。

这圣人门徒说出来,哪有天子门生说的好听?毕竟这圣人门徒人人喊打,这天子门生处处受尊重,帝国的大趋势就是如此,三代帝王的想法也是如此,就凭你一个孔希文,还想翻出什么浪花来?

翻得过大明的数百万军队吗?翻得过大明的铁甲巨舰吗?

但是这些话吕昶只能在心中想一想,毕竟今天来是办差事的,不能折了人家的面子,当下恭恭敬敬的站起身拱了拱手,“为往圣继绝学,是我们读书人的本分,此次前来,也是为了圣人之学的渊源流长!”

孔希文的面色一正,站起身躬身回礼,“如今帝国大势,圣人之学不显,铁血之道大行,天下之间皆是兵戈之气,礼学不明,仁义不在,吾真是痛心疾首……”

吕昶心中已经开始破口大骂,他来的时候可是看了一路的盛世之景,这不比文人大行其道的大宋要好多了?

吕昶确实是个读书人,但是他也明白,靖康之耻的时候,读书人最能做到的也就是跳城殉国,这刀兵铁血是帝国的腰杆子,这锦绣文章是帝国的血肉,这二者缺一不可!

如果是之前,他可能以为朱标是一个暴君,天天只想着大肆屠杀,天天只想着纳天下财富于大明帝国!

但是自从那天晚上的彻夜长谈以后,这些文官心里明白了,陛下并不是重武轻文,陛下也并不是要把那锦绣文章赶尽杀绝!

相反陛下才是一个真正的文人,诗词写出来,大气磅礴,特别是陛下在北方巡游时写的一篇辞藻,那简直就就是文笔之大成!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茫茫,大河上下,顿时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当时陛下并没有说什么,而是在他们面前挥毫泼墨写下此文章,他们这些老家伙心里就明白了,陛下只是先挺直的腰杆再长血肉而已,这又能怎样?

帝国大兴才能文学大显,唐诗盛行之时,大唐雄踞万国!如今这个想法已经深深的刻到了吕昶的心中,甚至他心中已然有了想法,等自己办完了银行的差事,他就是应天大学做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永乐大帝:朱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