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寒?疫!!!(1/4)
“茯苓四两,桂枝去皮三两,白术二两,甘草炙二两,辅以姜汤。”
一边念叨着,武汐一边翻看着手中不知已经看了多少遍的《百草纪要》,正拿着林老的药方去对书后面每一页的情况。说来很奇妙武汐感觉手中的这本书有一点后世的影子,首先上面的字很明显就是女子写的秀娟字体,排版也可以说的上后世书本的简版,开头一页就说明了这本书分为‘草’、‘病’、‘药’、三大部分,而后其中几乎每几页就有栩栩如生的墨画更让武汐看到津津有味。
可是对照了好几遍,武汐也没有找到手中老爷子说的伤寒药方所对应的篇幅,字……都一模一样,但组合起来让完全没有看到手中药方在书中位置。
甩了甩头,武汐把药方交在书中间后把书放回自己的胸口,然后聚精会神看着面前一口大鼎下的火焰以及锅中木盖边缘挤出来的水蒸气。以及在落日余晖下显得格外诗情画意的城门阁楼,虽然慌破不堪但硝烟散去后也另有一番韵味。
而那座不知道何年何月的青铜大鼎则是直接从城中府衙抬出来,清洗干净正好一次能熬上百人份的药。
而身后的一张正对着大街的木桌上,隆平正把药汤分别倒进一个个瓦罐中,看着或是左威卫士卒或是碎叶百姓捧着瓦罐残碗如视珍宝一般的离去,如同溪流一样流入各个小街道,脚步也都小心翼翼犹走刀锋生怕漏出一滴。
伸了伸腰,从木凳上站起来清晰的能听到自己膝盖跟后背传来一阵骨头的响声。嗯,不错,看起来己正在长身体啊,要多吃点儿了。
深深打了个哈欠,走近鼎旁注视着火堆轻声默读着。
“……伤寒传变,先哲已详。症候繁多,难以枚举,大抵自霜,降后,春分之前,寒邪所感者,为正伤寒,至春夏别感,俗谓之四时伤寒,或兼杂症。惟得病之初,宜加审辩,则调理自得其宜矣……。”
“如头痛,恶寒,发热,身足酸痛,昼夜不歇者。伤寒也,如胸嗝腹满,头痛发热,时有止者,劳役食积也。伤寒最为难治之症,其一日病在皮,二日在肤,三日在肌,四日在胸,五日在腹,六日在胃。如有体衰老迈者,则病发之状无可预查……。”
默念到这里,武汐看着面前火候已经差不多了看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