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第 22 章(1/6)
隆禧抬头看了眼顾问行,看他和往常一样神色恭谨,甩甩脑袋将刚才的感觉抛之脑后,殷勤的帮哥哥给杨光先定罪。
他最喜欢玩找茬啦。
新历法上“依西洋新法”那几个字是他们家汗阿玛亲手写的,说什么这几个字是对大清的不尊重,是冒犯皇帝。皇帝都不介意,他跟着捣什么乱?
还有新历法只推算了两百年,暗地里在嘲讽清朝短命,只有两百年的国祚,他脑洞那么大怎么不去天桥底下说书呢?
历法要是能推出上千年,以前的《大统历》《授时历》为什么需要修改,他们继续用几千年前的夏历不就得了。
前几条污蔑的好歹能掰扯几句,最后那说的是什么,汤若望在传教士聚集区里屯兵图谋不轨?他当官府是吃干饭的吗?传教士聚集区里发生的事情官府还没来得及察觉他怎么发现的?他是不是和那些人勾结在一起,分赃不均才愤然弹劾举报?
传教士不可尽信,有点防人之心不就行了。正常人的做法应该是趁传教士在自家地盘,软硬兼施让他们把会的东西透露出来,把好处弄到自己手里才是真,人可不可信不重要。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师夷长技以制夷。
现在的时间点太早,他不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耍嘴皮子,但是道理都是想通的,西洋人手里有他们没见过的好东西,第一反应不应该是能学的学、不能学的抢吗,把人往死里整算怎么回事?
有猫腻!有问题!他肯定有鬼!
小家伙叭叭叭说个不停,把胡搅蛮缠四个字表现得淋漓尽致。
少年帝王捏捏下巴,心里浮现出一个好主意。他这宝贝弟弟那么能叭叭,朝会的时候能带上他去舌战群臣吗?
皇子开始到了年纪本就该和其他王公大臣一样上朝站班,他当年出过痘回宫就开始跟着站班,天知道他当时连乾清宫的门槛都跨不过去,得让侍卫抱进去才行。
他们家汗阿玛走的早,他继位的时候常宁还不记事,隆禧就更小了,还是个走路都走不稳当的奶娃娃。后来他们年纪渐长,奈何前朝被四大辅臣把持,他这个皇帝哥哥不当家,弟弟们也没有站班的必要。
他以前觉得大早上起来到乾清宫听政是个苦差事,反正什么都听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