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给康熙当弟弟的那些年」

第71章 第 71 章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71章 第 71 章(3/6)

,一旦乱起来后果不堪设想。

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后要杯酒释兵权,他们现在和赵匡胤那时候也差不多,即便手下大将暂时没有反心,为了将来局势更容易掌控,也必须把所有兵权都掌握在皇帝自己手中。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大旗主、小旗主的权利太大,得想办法把他们的权利分散收拢,不然晚上睡觉都睡不踏实。

康熙熟读四书五经,平日里丝毫不敢懈怠,没有亲政的时候有的是时间学习思考。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读史使人聪明,少年帝王觉得,史书中的确有很多东西等着他学习。那就是一座大宝藏,无论什么时候去挖,总能挖出来点好东西。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不适合他们现在的情况,但是他找到了另一个例子,西汉初年的文帝景帝。

汉朝汉文帝汉景帝在位时诸侯王势力大,那时候比他们现在还要命,诸侯王直接分封在各地,说是诸侯王,其实和土皇帝也没什么区别。

皇帝在京城有个朝廷,各个诸侯王在他们的诸侯国有他们的小朝廷,皇帝能放心才有鬼了。

康熙读书读到这里的时候就觉得那时候的情况和他们现在有点相似,汉朝时是诸侯王势大,他们现在是八旗旗主势大,汉朝时诸侯王都是刘姓宗亲,他们现在八旗旗主都是太祖皇帝努尔哈赤和太祖弟弟舒尔哈齐的后人,都是爱新觉罗氏的子孙,简直就是翻版啊。

贾谊给汉文帝想了个解决问题的办法,叫“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所谓“众建诸侯”,不是随随便便划分土地分发王爵,而是在原封的诸侯死后,把他的子孙们都封为王,不仅限于世子,而是把他的原封地再分割开来封给他所有儿子。

这么一来,诸侯国变多了,实力强大到足以和中央朝廷对抗的诸侯国却没有了。

少年帝王觉得这个办法很值得参考,他的兄弟们肯定要封王,可以来个“众建旗主而少其力”。

反正都是亲王,他哥他弟弟和他这个皇帝关系更加亲近,没道理旁的亲王能当旗主,他的兄弟不能当旗主。

当旗主不是说当就当,手底下得管着人才能称得上是旗主。

八旗八分,入关后的八旗几次打乱重组,已经不像入关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清穿]给康熙当弟弟的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