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给康熙当弟弟的那些年」

第159章 第 159 章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159章 第 159 章(4/5)

赚那么多钱也没法荫蔽子孙后代,只会让子孙后代饥寒交迫而死。

听听听听,这都是什么话?

他们老老实实赚他们的钱,碍着那些读书人什么事,干什么这么诅咒他们?

要不是不知道这话是从哪儿传出来的,他们非得雇几个打手去教训那个罪魁祸首不可。

看看满脑子之乎者也都把人害成什么样了,动不动就诅咒人家子孙后代,他们亏心不亏心?

这年头商人的地位的确不如读书人,不少人都吃过这方面的亏,周边几个人看纯亲王没有生气的意思,甚至还饶有兴趣的听他们说话时更来劲了,当场就给他编了不少读书人仗势欺人、商贾可怜受辱的故事出来。

自前朝以来,江南不少地方刻书印书的手艺就比其他地方好,说是全国翘楚也不为过,不过那些作坊铺子虽然在江南,作坊铺子的东家却大部分都不是本地人,而是江西、福建、安徽、浙南等地的商人。

读书人能写书,他们商人也能写书,又不是只有那些著书立说的家伙才识字,他们正经商人也都是读过书的人。

但是吧,他们觉得只要读书识字就能算得上读书人,别人却不那么觉得,那些人一个个清高的跟天上下凡的神仙似的,不用吃不用穿不用花钱,每天只需要喝点露水就能活,见着钱就觉得铜臭逼人,怎么没见他们把自家的钱往外扔呢?

徽州商人喜欢买书画孤本,祖祖辈辈都喜欢,他们有钱,祖上传下来的钱,遇到喜欢的不用担心银钱问题,看上就是买,别管卖家出价多高,又卖多少东西,只要看对眼了他们都能照单全收。

什么叫人傻钱多,这就叫人傻钱多。

大概他们出手太阔绰让人家看不顺眼,没少有人在他们跟前说什么商人卖书画典籍只是为了附庸风雅装门面,好好的书画落到银钱堆里,简直是暴殄天物。

商人就是商人,他们懂什么书画,这不是糟蹋东西是什么?

这话一传出来,徽州商人很生气,他们怎么就糟蹋东西了,这未免太小瞧他们世代经商的眼力。

反正东西买回来都是收藏,藏谁家里不是藏,他们挑好时机把东西买到自己家里有错吗?想要可以自己去买,别没钱还在这儿瞎叨叨。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清穿]给康熙当弟弟的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