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给康熙当弟弟的那些年」

第166章 第 166 章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166章 第 166 章(3/11)

回关外老家终老吗?

隆禧摸摸鼻子,识相的不参与几个老对头之间的针锋相对。

他出发之前就猜到这一趟可能不太平静,不是说会有人半路行刺什么的,而是这几位之间可能会不太安稳。

毕竟是能在朝会上打起来的人,凑在一起怎么想也不可能安稳。

人上了年纪之后和年轻的时候相比会发生变化,很多人觉得年纪越大越慈祥,但是在这几位身上,慈祥两个字和他们根本不沾边。

甚至不用和他们相处,只看长相就能看出来他们肯定不是好相处的人。

慈祥的老爷爷,额,还是算了吧。

隆禧搓搓胳膊,乖乖的坐在最里面接受投喂。

不是他不想维护团队和谐,而是老前辈吵架的时候会透露出很多有意思的八卦,这些八卦平常听不着,难得有机会听他们吵架,去拉架的才是傻子。

当然,赶路条件那么好,一路上也不是什么正事儿都不干。

鞍车的确舒服,同样对路的要求也很高,有些地方鞍车不能通过就只能骑马过去,这个时候他们就能顺便去附近看看,来对一下他们看见的和地图是不是完全一致。

测量田地和登记人口什么的都是地方基层的官员在做,地方情况参差不齐,有些准有些不准,真要往下发任务,发任务之前还得他们亲眼看过之后才行。

而且他们这次出来还带了几个传教士随行画图,到时候回京交给皇帝,让皇帝来评判传教士的手段有多少值得学习,然后京城学堂里的书院学堂就能准备再加几门课了。

只有四书五经完全不够,朝廷需要更多专业人才,书院学堂教的东西就越来越多,皇帝为了让天下人接受新鲜东西,最先推行加课的不是京城的各大书院,而是紫禁城。

可怜的大侄子们享受不了几年快乐童年就要开始为无所不能的人生做准备,身为已经不用上学的叔叔,他由衷的为侄子们未来的充实生活感到欣慰。

一路从京城到到江南再转道浙江福建,离江南越远不好的路段越多,他们行进的速度也就越慢。

所有人都忙的脚不沾地,鳌拜和苏克萨哈停止吵架,遏必隆不再火上浇油,隆禧也没机会躲在马车里吃吃喝喝看热闹。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清穿]给康熙当弟弟的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