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村长安排的,移风易俗(3/4)
了三十块吧,这点儿钱能把井打成?”
“宁子一次性拿出了五千块,这事儿大家心里都要有数。”
“趁着宁子明天给女儿代满月,六叔你就记上十块钱礼,不要蒸花馍带过去,现在明白我的意思了没?”
这年头,村里过白事,每家蒸八个大白馒头带过去记人情。
过事情的人家把白馒头晒在房顶上,晒干了装七八袋子,连送人带自家吃,吃一年干馒头,吃得嘴里整天起燎泡。
这年头,村里过红事,每家蒸八个马蹄花馍记人情。
过事情的人家把花馍晒在房顶上,晒干了装七八袋子,连送人带自家吃,吃一年干花馍,吃的满嘴怨言。
想接下来整一年,侄儿何宁家要吃一年干馍,村长觉得这个情况很不好。
这年头不是十年前二十年前,大家不缺白面馍。
缺钱。
从何宁家明天的事情开始移风易俗。
从明天何宁家事情开始,村里人现钱随礼。
挨家安顿,明天给宁子上礼记情最少十块钱。
村长给他六叔解释的内容,挨家都要解释一遍。
相当费神费力费唾沫星子。
站在自己老爹跟前,同样的话也说了一遍。
他老爹骂一句:“你一个村长,你在喇叭上安顿清楚不就行了,挨家跑过来,你累不累?”
“爸,这件事儿对宁子来说很重要,我在喇叭上吆喝,大家都爱理不理的,我最好挨家过一遍安顿。”
他老爹觉得这件事儿压根儿就不是村长要关心的事儿。
但何宁这混小子做生意赚了钱,拿出来五千块给村里人打井,村长这一番安顿也合情理。
李家几户人一肚子抵触。
“哎?村长,何宁跟我家没走人情,我出的什么十块钱?”
村里有不少人家是这种心态,比如王家人李家人。
不想跟何宁有人情来往。
村长不能强迫人家明天去吃何宁家臊子面上十块钱礼。
但该说的话要说清楚。
“李瞎瞎,你就是瞎眼睛看不到长远,何宁给咱村里出五千块钱打井,井打成了是人家说了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