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6章 天长地久有时尽(11)(2/6)
。很快,屋子里安静得只有几人绵长的呼吸声。
第二天一早,寺里果然四点半左右的时候,就有僧人敲响了晨钟。这是到了众僧的早课时间了。
宁墨她们倒不用起得那么早,不过也都五点左右的时候纷纷爬了起来,怕自己再睡下去影响也不好。
更主要的是,活儿一直没干完,像是有石头压在心口上,就算睡也睡不踏实。
宁墨刚拿着饭盒出房间,就见韩主任已经在十方堂的院子里踱步了,他显得有些急躁,甚至罕见地点了一根烟,小口小口地嘬着。
见到宁墨终于出了屋子,韩文清几个大步走上前去,摸了一把凌乱的头发,对宁墨说道:
“小林,你跟我去客堂一下。”
十方堂只是简单的大通铺房间,没有会客的空间,因此韩文清想找宁墨谈话,还是只能暂时借用山寺的客堂。
这点权限,住持之前已经答应过韩主任。宁墨跟着韩主任大跨步的步子,两人很快就到了客堂。
韩文清招呼宁墨坐好,将折成条的纸张从上衣的怀兜里掏出来,虽然纸张叠起来很是整齐,但上面已经多了不少摩梭和翻阅的痕迹。
韩文清一屁股坐在凳子上,将纸张打开,对着自己用铅笔画圈的地方,一个地方一个地方地问宁墨具体的想法和原理。
等宁墨为他讲完一遍,韩文清往往先是沉默片刻,而后大声地“噢”一声,用双手兴奋地搓搓脸。
等宁墨将他圈起来的十几个地方全都讲过一遍,韩文清的脸已经通红,不知道是被他自己搓红的,还是因为兴奋而发红。
问完自己想问的问题,确保整个方案和技术可行,韩文清才有心思问道:
“小林,你一直干的是古建筑保护的活儿。这现代建筑理论和模式,你也有研究?”
并不是他看低自己的队员,只是古建筑本就需要研究员耗费大量的时间去研究,各朝各代流传下来的营造法式不知凡几,鉴定和勘察工作都不好开展。
更何况,现代的建筑理论,主要以西方的建筑家的理论为基础,和国内的建筑脉络像是泾渭分明的两条线路,更没有“一通百通”的说法。
宁墨知道韩文清会这么问,因此只是模糊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