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千一百六十二章角度(2/3)
就是,哪怕是发动机试车成功,我们还需要对各个机器设备进行调试,还要对大批量生产出来的发动机进行规模性的测试,那都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冉宏图听完李忠信的话以后,正色地对李忠信说了起来。
对于李忠信说的那些事情,王波和冉宏图他们几个人都讨论过了,毕竟搞汽车发动机制造这种东西是疯狂烧钱的一种东西,而且,说不准什么时候机器就过时了,世界上又开始出现了新型号的,新材质的发动机,到那个时候,购置过来的生产设备已经是达不到预期,那些个生产设备怎么办?
难道还能说花了大价钱购买过来了,然后开始大甩卖,那就是典型的败家子的行为了。
王波和冉宏图都知道,李忠信是那种要求十分高的人,特别是在汽车发动机和汽车变速箱方面,要求的比中国那些个汽车企业要高得多,要不然的话,第二次试车以后的发动机,就可以进行大批量的生产了,第二次试车的发动机,已经是比中国这个时候大部分国产发动机的质量都好,持久力都要长久,但是,却达不到国际上的标准,因为这个原因,被李忠信给费掉了。
那么,第三次试车的这个发动机,能不能过关,能不能达到这个时候世界上那些个汽车企业的发动机水平,能不能达到李忠信的满意,现在还是未知的。
而且还有就是,这个发动机试车成功以后,想要量产,那也是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实验调试的,绝对不是李忠信那边说的,只要试车成功了,就可以直接进行流水线的生产。
生产出来一台或者是两台发动机,质量方面可能说是会达到百分之百的保证,但是,生产多台,质量方面,就不见得能够和这一台两台是一样的了,其中的流程很多,比如说压装气门油封,装进排门,装气门锁夹,装摇臂总成,装进排歧管等等,还有一些装曲轴,主轴承等安装等等,总之,想要做起来汽车发动机的生产流水线,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您说的这些事情都对,这些也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如果我换做你们所在位置的话,我也是会和你们去一样思考的。”李忠信一手捏着下巴,一边对冉宏图说完这句话以后,他的话锋一转,继续开口说道:“但是,在这个事情上,处于我的角度就是不一样的想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