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三二 举世无双(十六)(4/6)
。
难怪俞瑞感慨——常人总无法想象一个身具天赋之人,看这周遭世界究竟是何模样。这人身上凡所一切大悖常理的身法手段,只要从他独有天赋那一头去想,便尽可得了答案。瞿安看似在“寻”对手的破绽,若换成别人,或许杀气之所向早已给他指出了破绽所在,只是面对功力已至夏君黎之境者,短时发现“破绽”未免太难,不如说——他虽身处被动,无法完全判断出夏君黎下一手要如何出,可只要能感知夏君黎最“不”可能出手的那个角度,便足以让自己于招式间觅得安全之隙,避险以伺反击。夏君黎那两记出手追击虽是须臾刹那间的事,可常人需要时间反应与思考,瞿安却不必——他心到则所思已成,那初看并无规律但步步精妙的避让身法,不过是天赋之下的必然结果。
想通了这个道理,招招落空似乎也没那么奇怪了;况这手段并不是没有破解之法。小时候逢云师父就对自己说过所谓“先”与“后”彼此循环的道理。无论是从道学还是从武学而言,“先发制人”和“后发制人”究竟何者才是修行者应追求,从来并没有绝对的答案,甚至后发可以先至,先发也可能成为后招,大约各有各的精妙,甚至互为因果,要视所修心法与场上情势而定;此时他甚至说不出,瞿安到底是感知着对手先出了手的杀气所向而“后发”避开了危险,还是因为比所有人都提早预见了下一步而“先发”去往了安全之所在。要破除这般迷局唯一的办法——自然便只有“不入迷局”——不出手,也便没有了“先”和“后”,所谓“先”与“后”之循环往复自然也就破了。
“不出手”,却也绝不意味着放人走。夏君黎早已不是昔日的夏君黎,便是拓跋孤也被他数招逼至内力倒灌,便是凌厉也被他迫得性命相拼伤了些血,今虽知瞿安是天生大异常人,他却也着实因此给激了意气出来——他一生气,空气便泛上了一股说不出的深重霾意;他想瞿安一定也能感觉得到——他此前是看在过往情面上仍想试与他个机会,并不愿便下重手,可若不认真便拿不住瞿安,他便也无法再那般克制了。
霾息只一霎眼就将盛日林下小屋周围笼罩得阴冷,就连那匹马也感觉到了不属于这季节的寒意,停止了吃草,打了两个喷嚏。瞿安的面色在此时越发苍白——他的确能够凭借着旁人的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