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荒禁忌」

第1章 学府受教,浩然之危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1章 学府受教,浩然之危(1/5)

儒鸿学府,教书为上,集百家之长故而匆匆建成,坐落于浩然山中村落内,昼无烈阳,夜无凉月,四季皆一般模样,即使无名,却也独建于世间一隅,倒也是自在。

每日早晨,时过午,晚之前,学府大开,书生于此受教,因建于山中,为此学生不多,仅双手之数耳,人不多,可压下浮躁,心境平和。

古语云:“静修身,俭养德。”烽火世间,清净不多,凡平静之时,倒与“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相悖。

此时,当是午前两时,书生静坐堂中,前有三旬学老教书,一字一言,皆是儒道真理。

“有语:见人有善,如己有善;见人有过,如己有过。”

“不能专几而非人,不能讳短而疾长……物极必反,数穷则变,此理之常也。”

言语严谨真挚,不愧为教书老师,说儒道,除此还有何为?

“先生,曾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一说,那么君子所行,与小人有何别?”

学老单手附后,只手捧书,轻笑着摇头,吐露道:“非也。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故有此理之辨。”

提问学生似懂非懂,稍加犹豫,好像想到什么,又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如是,若说君子小人之别,只在成人或不成人美之分,不为理,如何辨?”

“理,自在人心。心有理,方做事有理,可为君子;反之,无理,欲望贪念随心。心无理,方做事无理,是为小人。”

“那先生,心,如何存理?”

那教书先生薅了薅自己的白胡子,将手中所捧儒书一闭,道:“理者,成物之文也。长短大小、方圆坚脆、轻重白黑之谓理。”

“先生,我想替小川问问,既理者成物之文,那么弟子可否理解为:有理则行遍,无理则难行?”

学老话音刚落,不料又有一名学生起身询问,继前人之疑惑。

“不无道理,理是人心中之标杆,是非善恶由理决定。”

“原来如此,弟子已解惑,受教了。”

问题之人拱手道谢,坐了下去,倒是最先提问者却仍在思索,似乎对学老之言有所不赞同,但也并未接着问下去。

教书先生注意到,也只是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大荒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