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首辅孙胡子,商议辽东事宜(1/5)
崇祯皇帝的心里自然是明白这个监生的东林党性质的身份。
要尽量抑制党争,首先皇帝在做决策的时候,就不能直接而随便给别人带上标签。
虽然明末的东林党人不是什么好东西,但这朝堂上哪个又是好东西呢?
崇祯生气的是,监生议论朝政。
《王学质疑》提要说:“夫明之亡,亡于门户;门户始于朋党;朋党始于讲学。”
这讲学的过程中,最容易产生一些只看到世界冰山一角却以为掌握真理的热血学生。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是现在的这一群学生,说白了就是半瓶子水晃荡,还自以为自己是个满瓶子。
这些学生又对自己的老师惟命是从,被人卖了还帮忙数钱。
毕竟现在的学生,思想上还有一些枷锁。
老师的地位从一定的程度上是真的可以比肩父母的。
毕竟,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在这个时代的影响力真的很高。
崇祯站起来,走了两步,怒道:“传朕旨意,将这个监生打入天牢,以后凡有学生议政者,朝廷永不录用!”
崇祯此言一出,大臣们都一惊。
这一下子就触动了某些人的神经。
例如刚刚被召回来的刘宗周。
这个人是东林党,而且是山阴县人。
皇帝这一举动表明是要压江南士人。
刘宗周心思一动,准备出列说情,但立刻又想到了昨日的钱谦益,还有就是刚刚的薛凤翔,他也就放弃了。
他和钱谦益在先帝朝被魏忠贤罢官,几乎是同时回京师的。
钱谦益比他的地位要高,现在都已经抄家,他自认为自己上前说情无异于自找苦吃。
东林党的官员们本来想再争取一下子的,但是皇帝的速度太快了。
再看了一下崇祯皇帝的眼神,就像是在说,你们快来啊,朕的天子剑今天还没有营业呢,他们也不是傻子,看来这事还得从长计议。
朝堂上的一帮东林党人心中都默契地想着。
而阉党们就不这么认为了,例如魏忠贤。
他出列道:“陛下,学生妄议朝政,的确危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