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县试第一!县案首!(2)(2/3)
一丝赞赏。
要知道,松阳县县试上一次经文甲等的学生,还是在五十多年以前。
三位考官也对韩亦产生了兴趣,接着批阅试卷的赋诗题。
春色还未完全渗透进寒冷的夜,昆虫还未完全苏醒在夜色中喧嚣。
书房内的三人如入定一般盯着眼前的诗文,久久说不出话,只有跳动的烛火证明这个画面不是静止。
“这诗……这诗……”张之由难掩惊色,不敢相信这首诗是出自一个连童生都不是的少年之手。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杨曾捧着卷子的手微微颤抖:“妙啊!太妙了!只此四句便道尽古今春雨!”
“不仅如此,你看他后四句: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黑明二景相映,红花二色相衬,如画卷般铺卷开来,实在传神!实在传神!”
李洪城手舞足蹈,身居知县之位也并非一两天,竟都没今天如此失态。
“‘红’‘湿’‘花’‘重’四字实在精妙,非我等所能及也。”
“依我看来,今年县试,这首诗足以力压整个华国。”县丞张之由拂须唏嘘道。
“什么狗屁县试?”知县李洪城面色通红,激动之下竟爆出粗鄙之语:
“这首诗,可谓是古今绝诗,凡咏春雨,未有出其右者!”
“单单是‘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四句便可名传千古,让人沉醉其中,欲罢不能。更何况后四句也如此精妙。”
杨曾丝毫不吝啬赞叹之语,却感觉再好的赞叹都不足以表现出这首诗的绝妙。
一时间书房中又恢复了安静,三人都在心中回味着这首《春夜喜雨》,如果不是法规约束,三人恨不得马上撕开封条,看看这到底是谁写的。
杨曾好像突然想到了什么,拿出纸笔在另一张纸上抄下这首诗。
“杨教谕,你这是?”张之由不解的问道。
杨曾抄完后不等油墨风干,就火急火燎的将纸塞进怀中。
随后朝两人拱手道:“两位,杨某先走了,我青竹书院必不可能错过这一大才!在下现在就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