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群:只要数量够,迟早能质变」

第609章 幼苗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609章 幼苗(2/4)

繁衍后代,甚至通过人为因素,促使它们繁衍出尽可能多的变异个体。

在这蛮荒星球,已知硅基物种的繁衍,都是基于无性生殖。

硅基生物的个体,会通过一个自我分裂的过程,将其体内的遗传信息均等地分配到多个新的硅基结构中。

这种蕴含大量信息的特殊硅基细胞,内部以硅基聚合物的形态进行保存,相比于普通硅基细胞,遗传细胞的特点则是,几乎完整复制了母体的生物体编码结构和功能信息。

随着生物个体的成长期,每每发生自我演化或变异,这些遗传物质也会随之改变。

待到生物步入成熟期,遗传物质将失去演化特性,特殊硅基细胞也开始分裂。

细胞核会首先分裂,确保遗传物质被复制和分配,随后,硅基生物的部分身体也会独立,逐渐形成新的个体。

等到再分配的过程进入尾声,新的个体就会与原始个体分离,形成独立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新生命体。

分离后的新个体在生长过程中,通过合成新的硅基化合物与分子来完善其身体结构,并最终成熟到可以独立进行代谢和繁衍的状态。

硅基生物的特殊繁衍机制,以及遗传物质的可调控性,使得人为干预的可行性极高。

那些异端种群,进化程度较高,智慧已达到相应水准,无疑是最好的研究模板和耗材。

将它们圈养起来,繁衍得越快,耗材也就越多,涌现出的科研成果也就越多越快。

其实这类研究的始作俑者,可不是鼠鼠们,而是韩飞本人。

但仅靠他自己,实在是太过耗时耗力了,毕竟硅基基因变异的概率和可预测性都很低,所需的研究样本与试验次数堪称海量。

韩飞深知磨刀不误砍柴工,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在科研领域尤其如此。

他在这颗蛮荒星球上,能最快培养出的科研帮手,无疑就是智鼠了。

智鼠种群的基础并不差,原本的成长过程,无非是缺乏正确的引导和启蒙罢了。

就如华夏上下五千年,文明的进步速度,远超过往百万年,可人类的智慧层级其实并没有跨越式提升。

因为区区百万年,相对物种进化所需的漫长岁月,所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虫群:只要数量够,迟早能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