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义之所至 生死相随(1/2)
烧烛、雁门高处。积雪封城,冻云迷路。添尽香煤,紫貂相拥、夜深语。
苦寒如许,难和尔、凄凉句。一片望乡愁,饮不醉,垆头驼乳。无处,问长城旧主,但见武灵遗墓。
沙飞似箭,乱穿向,草中狐兔。那能使、口北关南、更重作,并州门户。且莫吊沙场,收拾秦弓归去。
雁门关自古便是北方防御少数民族的地区,根据这方历史大概处于东汉初期,北方少数民族大多是匈奴、鲜卑、羯、羌、氐五族。
自汉武时期,匈奴人被打残。如今趁内乱,又是大举入侵,时年秋季便会大举打草谷,劫掠粮食,人口。
盛世军力强盛,匈奴不敢南下,但一旦王朝陷入内乱,便是趁火打劫之时。
叮,检测宿主已经抵达目的地,为抵抗北方民族入侵,奖励三千白马义从,附带绝世猛将,赵云。
骑术精通与百鸟朝凤枪法,赠一支精钢锻造枪,希望宿主尽快发展自身势力。
程少宫狂喜,一吕二赵三典韦,赵云在群英荟萃时期都能排第二,一手百鸟朝凤枪更是从长坂坡七进七出,杀的曹军胆寒。
白马义从原指跟随公孙瓒的那些善射之士,后公孙瓒在与胡人的对战中,深深的感觉一队精锐骑兵的重要性。
因此,以那些善射之士为原型,组建了一支轻骑部队。由于公孙瓒酷爱白马,因而部队清一色全是白色的战马。
而部队为表达忠心,均高喊:“义之所至,生死相随!苍天可鉴,白马为证!”因而得名——白马义从。
三千白马义从跟随公孙瓒纵横草原,硬是把当时的南下的少数民族打的望风而逃。
史料中记载中,胡人是何等惧怕瓒的白马义从:“瓒每与虏战,常乘白马,追不虚发,数获戎捷,虏相告云:‘当避白马’。”
程少宫骑马到一片空旷处,高喊道:“义之所至,生死相随!苍天可鉴,白马为证!”
隆隆隆,远方黑压压一群,正是白马义从奔跑而来,为首一名白袍小将,手持长枪,生得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
伴随着马蹄声音停下,三千人下马下跪齐齐喊道:“义之所至,生死相随!苍天可鉴,白马为证!”